专题复习气候的影响因素河流的水文特
备考十余年,篇篇是经典 气候的影响因素 世界常见的气候类型主要有12种,主要包括4种热带气候(雨林、草原、季风、沙漠)、2种亚热带气候(季风、地中海)、3种温带气候(海洋性、季风、大陆性)、2种寒带气候(苔原、冰原)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①纬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候逐渐变得寒冷; ②海陆位置,从沿海到内陆,水汽逐渐减少,气候逐渐变得干燥; ③海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④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盛行风,由海洋吹来会带来大量的水汽,由内陆吹来则会使得空气更加干燥; ⑥洋流,暖流使得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则会降温减湿。 图1世界气候分布图 图2 答案答案:(1)盆地;(2)B城的气温年较差更小,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小;海陆位置;(3)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精讲精析:(1)分析B城的地形与气候。①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因此B城地形为中间低四周高,因此为盆地;②比较两地的气候,可以从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平均降水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来分析。通过比较发现,B城的气温年较差、降水的季节变化都更小;③两地气温-降水图的正下方,显示了两地的经纬度。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地的纬度大致相等,因此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地形、洋流、海陆位置。从经纬度中可以看出,Q城应该距离海洋更远,因此大陆性气候更加显著(冬冷夏热),因此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应该为海陆位置。 (2)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和有无结冰期来分析;②通过气温-降水图可知,该地的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均匀,且最低温度在0℃左右,因此该地的河流水位和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流速缓慢+沿岸植被茂盛),汛期较长,无结冰期。 河流的水文特征 本节例题主要考查了气温-降水图的阅读、气候的影响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其中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和有无结冰期,其中结冰期,在考试中经常以的形式来考查。 凌汛,一般发生在冬末春初,上游河流解冻,下游依旧结冰阻塞着河道,使得河流水位上涨。凌汛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 ①季节。主要发生在冬末春初,此时温度回升,低纬度的河流河段逐渐解冻; ②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温度回升时,上游(低纬度)河冰先融化,下游(高纬度)仍然结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③结冰期。河流要有结冰期,才会随着温度的回升,上游、下游依次融化。 如下图所示,冬末春初时,黄河凌汛最容易发生。凌汛主要发生在“由南向北流“的河道,南部河段(上游)先解冻,北部河段(下游)仍然冰封,阻塞河道,因此会造成水位的上涨,产生凌汛现象。 图3凌汛示意图 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一、规律方法 高考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为命题载体,以相关人类活动为命题背景综合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相关知识。在备考复习时,既要巧用综合思维理清水文特征要素和水系特征要素,并进行准确的特征描述和影响因素分析,更要深刻理解人类活动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强化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素养的培养。 1.运用综合思维能力,掌握解答河流特征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思维流程为: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思维流程为: 角度三 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比较,其思维流程为: 2.着眼于地理实践力,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提前,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减少,汛期推迟,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下游水位变化平稳 水库下游含沙量减少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硬化路面 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 渗水砖 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平缓 二、典例分析 命题视角一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 (·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信息①: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为堆积性游荡河道 位于黄河中游,以雨水补给为主,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河道所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 信息②:小北干流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并中段摆动范围较小 中段两岸地势较,岩性坚硬,影响支流汇入,也影响河道展宽 信息③: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在主汛期 使渭河入黄河口处,河床抬升、水位抬高,导致其上游的小北干流水位抬高,流速变,泥沙淤积增强,河床抬高 答案[尝试解答] 1.__D__ 2.__C__ 3.__C__ 命题视角二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江苏高考)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4~5题。 4.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信息①:潼关站以上为黄河中上游地区,流经高原山地区,修建了许多水电站和水库 潼关以上河段的众多水库和水电站,滞留了大量泥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得到保持 信息②:近几年黄土高原地区注重水土保持工作 信息③:年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原因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游的黄土高原,流经三门峡和小浪底枢纽工程后,大量泥沙沉积,导致下游黄河含沙量减少 信息④:黄河中游修建了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答案[尝试解答] 4.__B__ 5.__C__ 三、试题链接 河流主流线是河槽各断面流速最大处的连线。我国某河段比降(比降亦称坡降、坡度,是指任意两端点间的高程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比降可以作为河流落差的参考,比降小说明河流落差小)较小,河道被河间湿地分隔成网状河道;该河段所在区域人烟稀少。30年来,该河段河道及河间湿地总面积变化较小,主流线摆动明显,河间湿地个数明显增加。下图示意该河段降水相近的4个年份丰水期的河道平面形态。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该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2.在该河段,对河间湿地总面积几乎无影响,而对个数影响较大的指标是( ) A.输沙量 B.河道宽度 C.主流线位置D.河床平均深度 3.该河段30年来主流线摆动明显,而丰水期河岸线却变化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峡谷,河岸基岩坚硬 B.河岸植被茂密,抗冲性强 C.地壳持续抬升,抵消侵蚀 D.位于平原,沿岸堤坝牢固 解析解析:1.A 2.C 3.B 第1题,材料提示“30年来,……河间湿地个数明显增加”,根据湿地数量变化可以推断河道平面形态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④③,A选项正确。第2题,材料提示“该河段河道及河间湿地总面积变化较小,主流线摆动明显”,由此推断河道宽度和河床深度对湿地个数影响小,而主流线的变化对湿地个数影响较大,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提示该河流输沙量发生变化。第3题,材料提示“我国某河段比降(比降亦称坡降、坡度,是指任意两端点间的高程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比降可以作为河流落差的参考,比降小说明河流落差小)较小”,一般这类河流流经地势相对低平的地区,峡谷地带落差较大,A选项错误;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作用为主,植被对河岸有防护作用,B选项正确;地壳抬升对侧蚀作用影响小,C选项错误;该地区“人烟稀少”,缺少人工修建堤坝,D选项错误。 (·陕西部分学校摸底)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和河流曲度是描述一个地区水系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以年各指标为,绘制出的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年水系指标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4.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年水系形态特征变化表现最不明显的是( ) A.支流数量减少 B.河网总面积减小 C.支流与干流长度比减小 D.河道平直化 5.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流水系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河流结冰期变长 B.汛期水位上升 C.河网调蓄功能增强 D.径流总量增大 解析解析:4.D 5.B 第4题,根据图例可知,河网发育系数=支流总长度/干流长度,图中河网发育系数降低,说明支流与干流长度比减小;由于干流长度不变,说明支流总长度下降,支流数量减少;水面率=河网总面积/研究区总面积,从图中看水面率下降,可知河网总面积减少;河流曲度变化不明显,说明河道平直化不明显,D正确。第5题,太湖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由于水域面积减小,汛期水位会上升,B正确,河道调蓄功能减弱,径流量减少。 高中地理气候问题全总结,再也不怕搞混了! 从“拉尼娜”现象看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去海边你就知道啥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了,附季风气候专题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所有发过的高阅读文章合集一心只专注做地理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fz/20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声典型病例主动脉右冠窦瘤破入右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