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梅陇镇非物质国家文化遗产金盘围五福
???点箭头上方蓝字“梅陇”快速
海丰县梅陇镇金盘围村的“王福狮”(俗称猴仔狮),在汕尾地区是独具一格的。一般的麒麟狮,只有擎狮头和做狮尾的两个人,表演起来场面显得单调些。五福狮出场的除了擎狮头者(不用一人做狮尾)外,还有两个人扮演猴子,一人扮演“精绍和”,一人扮演“戆绍和”,共有五个角色。而舞狮多在春节期间,有“五福临门”之意,故称“五福狮”。民间习俗,认为这是吉祥之狮。
五福狮头、猴头、“精绍和”、“戆绍和”(人头像)的制作,十分讲究,不同于一般狮头。首先用粘性泥土塑成模型,待泥模晒干之后,在其表面用韧性极强的冰秋纸涂上糯米酱糊或胶水,一层一层地裱上去,大约裱至半寸厚,待晾干后从泥模上剥下来,就成了十分坚固的外壳。接着,在其上面画上各种颜色,看上去栩栩如生。最后在其表面再涂上一层光油,既锃亮发光又可辟水。狮头没有角,短胡须,细耳朵,额上中间有个“王”字;眼睛不但可以活动,且会发光(用灯泡和电池安装);狮嘴的上下唇用木板做成,可以随时张合,发出“啪啪”的声响;狮被为五色彩布做成,光艳夺目,恰似虎皮。整体观之,俨然一头猛虎,有人把它叫作“虎狮”。据说,其他狮班如在路上遇见此狮,便把自己的狮头低下来,让五福狮过后,才敢将其狮头重新擎起来。可见五福狮为“狮中之王”,无怪乎其头上有个“王”字。
两个猴子,一为青面猴,一为黄面猴。表演者戴上面具,穿上猴衣,加之猴子动作,真是维妙维肖。
“精绍和”表情微笑,眼神灵活,真如一个精灵人;“戆绍和”表情傻呆,两眉下垂,眼中无神,酷似一个傻瓜。
开始表演时,两个猴子(必须由年轻且动作灵活者扮演)最先出场,它们翻着各式跟斗,蹦跳着,嬉戏着,令人赏心悦目。接着是“精绍和”和“戆绍和”出场。“精绍和”手执葵扇,“戆绍和”拄着拐杖,他们哑剧般的动作诙谐有趣,使观者乐不可支。最后狮子出场,它生猛威武,步步紧迫前者,还不时瞪眼,作张口欲咬状……如此绕场一周。此时,场中有一张大桌,高一米半,宽二米,长三米,意为一座高“山”。当猴子被狮子追至“山”下时,它们敏捷地跃上“山”顶,在上面做着各种杂技动作,有倒立行走,有双手反垫着脸倒立(称猴子洗脸),有桌角倒立(称悬崖倒挂)还有迭罗汉、腾空反翻跟斗等各式各样高难动作。它们的灵巧、调皮、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狮子看猴子登上“山”头,也跟着跳了上来,与猴子追逐着嬉戏着,场面十分热闹。而此时,“精绍和”和“戆绍和”,未敢上“山”他们在那里做着许多无声而又异常滑稽的动作,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后来,狮子可能玩得性起,开始追扑猴子,猴子一骨碌便从“山”上跳下来逃走了。这边剩下“精绍和”和“戆绍和”,他们谁也不让谁先走,经过争执,约定“抽阄”,谁抽了长阄谁先走。结果精者抽中长阄(他事先做了手脚),乘狮子不备,越过“山”头逃走了。最后剩下“戆绍和”一个人,他上了“精绍和”的当,气得捶胸跺脚。他想乘狮子正在打盹,拄着拐杖要跳过去,但被狮子发觉了,把他拦住。他束手无策,只好在那里做着各种使人啼笑皆非的动作。直到狮子睡着了,他才急急忙忙逃了过去。狮子猛醒过来,从高桌上跳起来,一下子翻滚到地下,想抓住“戆绍和”,可他已逃远了……
当擎狮头者表演从高桌上滚翻下地的高难动作时,观众为他捏了一把汗;当看到人和狮头落地后都分毫无损时,场上爆发出一阵热烈而又经久的掌声。
舞狮表演之后,除拳术、棍术表演之外,还有与众不同的“飞越高桌”的表演。前面说的那张高桌,表演者在助跑之后,要双手着桌边,一下子腾空飞越过去,很像现在体操项目中的“跳马”。更惊险的是,在桌边架上刀叉,尖刃向上,高出桌面一尺多,表演者要一下子越过刀叉跳过去,身体不能碰着刀叉。技艺高的表演者,在越过刀叉之后,即于高桌上倒立行进,然后腾空下地……这个表演,须经长期艰苦训练才能达到要求,表演时不能有半点闪失。最后的表演是打拳椿、刀椿,尖串对盾牌短刀、锱尖对铁尺,还有空手对刀枪等五花八门的武打场面,俗称“打五彩”,这与现时武打片中的场面很相似。表演者动作必须娴熟,配合默契,看起来就如一场真正的格斗。为壮声威,他们表演时不断发出吼声,其余狮班的人在一旁大声吆喝着,还不断用竹棒在地面敲打着,高喊着“着准看准呀!”“加油加油呀!”。有的表演者竟赤膊上阵,气氛紧张而又热烈。
这时,场上刀枪剑戟的铿锵声,人们的吆喝声、掌声、欢呼声和锣鼓唢呐声,震动大地,响彻云霄,是表演的最高潮。直至鞭炮丢进场中炸响,表演方告结束。
五福狮的全场表演,约一个多小时,比其他狮班的时间长得多,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特色。
五福狮班不但在本镇本县表演,还经常远赴惠阳、东莞、潮汕、梅州等地演出,声名远播,长盛不衰。
金盘围“五福狮馆”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始创者为该村第十五世黄世民,传下由其子第十六世黄冠作执掌,再传下由其孙第十七世黄谭金执掌,现在由其曾孙第十八世黄梅黄执掌。一门四代,一直是这个武馆的掌门人,为“五福狮馆”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长期的贡献。这也是这个武馆的一大特色。
五福狮究竟发源于何时何地?虽然未见文字记载,但据金盘围村族谱所记,该村远祖原居福建,宋代迁往江西,明代迁至广东东莞,明末清初再迁入海丰。
古代江西山区,狮、虎、猴等为常见之野生动物,而狮猴更被古代山民视之为神灵,是驱邪、吉祥的象征。江西人以猴为伴,以“耍猴”为生的习俗仍流传至今。江西的特别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信仰、生活习俗,为五福狮的诞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而又必须的条件。这正如我们广东岭南的水乡一样,由于天然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就产生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文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五福狮最早可能源于江 西。 在五福狮班中,人与狮猴同场表演,不但增强了趣味性,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界动物之间的和睦共处,这从今天的环保意义上说,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五福狮班的表演技巧也独树一格,在汕尾地区以至广东省内,实属罕见,且历史悠久,是我省民俗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之一。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梅陇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bk/16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海丰县梅陇镇发生一起枪击案件的警情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