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边防支队侦查队潜入贩毒团上演真实版无
点击下面即可预定 他们如群狼一般擅长潜伏、机智勇敢,经历多次生死瞬间,常人无法了解他们这些荣誉背后的艰难困苦——与毒贩同吃同住半个月、被毒贩持枪顶住脑门威胁、深夜国道驱车码追踪毒贩…… 为了潜伏,队员们也遇到过一些尴尬事儿。 年初,副队长李不凡和蔡晓福进入陆丰某镇进行便衣侦查,恰逢村里频遭盗贼光顾。愤怒村民们看到陌生人,认定李不凡等人就是盗贼,几十名村民将他们的车辆团团围住。眼看着围观村民越来越多,李不凡急中生智,急忙报警,后来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才安全脱身,没有暴露侦查身份。 还有一次,古峥嵘和队员们夜里徒步深入毒窝所在的村庄进行隐蔽侦查,还没到达毒窝所在地,就遭到村里几条土狗围攻,后来相互掩护撤离才得以脱身。 最惊险的一次是年在陆丰某镇“冲点”,李不凡在蹲点时掌握到制毒人员陈某有可能出现的信息。机不可失,李不凡果断带领两名战士冲击。 两名战士负责警戒,李不凡单独持枪摸进屋内,发现陈某正在吸毒。“当时两人相距两米,四目相对,空气凝滞,不知道他身上有没有武器,异常紧张。”嫌疑人也没想到李不凡“单骑闯关”,“毒瘾”也醒了大半,不敢反抗,束手就擒,事后在嫌疑人身上搜出了一把弹簧刀。 当你问这些侦查队员遇到“冲点”时怕不怕时,他们基本都是微微一笑:“当时哪里有时间去害怕,那一瞬间脑子高速运转的都是‘怎么做’!”侦查员刘焱颇有感慨,你就在这个岗位,你就算是害怕,你不去做、不去冲,谁去啊? 相对“后怕”,侦查队员们的“前怕”就是“人员武器不明”。 年,刘焱奉命跟踪一名毒贩,事前得到的消息是“武器不明”。正在堵截毒贩车辆的时候,路边小巷子突然走出来几名村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怕毒贩携带武器,误伤村民。”后来砸破车窗,毒贩从车里被拖出来,车后座底下搜出了6千克冰毒和两把砍刀。 同样,有一次古峥嵘和王一景驾车跟踪一名携带重要线索的毒贩,堵截后用枪托砸开毒贩车窗,毒贩见状疯狂驾车反复进退,古峥嵘差点卷入车底,玻璃渣扎得右手血肉模糊。 有人说过,最可怕的就是未知的事情。队员面对的往往就是这些未知的任务,犹如在刀尖上跳舞。年,古峥嵘奉命抓捕一个重大毒枭,冲进屋内控制毒枭后,才发现床头放了一把装着实弹的手枪,子弹已经上膛。问队员们有没有做过最坏打算,教导员何仁伟总结说,行动中精力高度集中,最坏的打算永远都是在行动结束之后。 谈起侦查队的这帮年轻人,汕尾边防支队参谋长黄乐波最自豪的就是个个敢冲敢拼、同甘共苦,而且都立功了,这是团队拼搏得到的荣誉。 常遇威逼利诱如受贿都成“百万富翁”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很多贪官倒在金钱、美色诱惑和“哥们儿义气”之下,侦查队员们经常遇到真实版的《人民的名义》,剧情相同,但结局不同。 “开口就是十几二十万,或者问你要多少,意思就是只要放条生路,多少钱都没问题。”有一次一位亲属对刘焱说,拿10万块放在你们这里,每个月帮孩子(已经被抓的涉毒人员)打点钱,剩下的你们就留着吧。在案件办理中,涉毒人员也会想方设法丢出糖衣炮弹。何仁伟和李不凡在一起要案审讯中,嫌疑人就提出要花一百万“解决问题”。“感觉他很搞笑,如果我们连这个底线都没有,那我们也要进去(监狱)了。” 知道队员不为金钱所动,亲朋们又想到了绝招——送烟酒礼品做人情。通知家属签家属告知书的时候,家属经常趁机给队员送礼品:“你在这个岗位上才几年,共产党的事情不用那么认真,不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看到队员们不收,他们就索性直接强行塞到队员车上。古峥嵘说:“我们连家属递的烟都不敢抽,更不要说这些金钱礼品了。”东西都被悉数退回。 队员们笑着说,如果拿了(贿赂的财物),那我们现在个个最起码都是“百万富翁”了,队长最多,都有三四百万了。 和《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对付侯亮平一样——软的不行就来硬的。队员们面对的是心狠手辣的毒枭,受到的威胁不计其数。 在审讯一名重大涉毒案件的毒枭刘某时,队员就受到威胁:“我外面的兄弟都知道是你们边防抓的,你们小心点!”在另一起案件审讯中,嫌疑人方某也叫嚣“出去的话我肯定找你们算账!” 还有一些涉毒人员抓住队员们家庭和妻女这个软肋。何仁伟就曾经被毒贩威胁:“我随时可以查到你们的很多家庭信息,社会上也有一些‘朋友’,随时可以把你们一家弄死。” “虽然知道他们有时候信口开河,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特别是家人的安全。”古峥嵘介绍,办案要到现场取证,要到嫌疑人家里调查,很容易被嫌疑人的亲朋好友认出。队员们坦言,内心深处也曾经害怕过,但还是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唯一能做和要做的就是外出加倍小心。” 年以来,侦查队破获近21起重特大制贩毒案件,每一起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抓捕,为汕尾的禁毒工作立下赫赫战功。在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侦查队员舍命的付出。这几年在汕尾地区就一直有人叫嚣,要花大价钱把古峥嵘干掉。 汕尾边防支队政治委员李涛这样赞扬侦查队:在这样一个执法执勤环境复杂严峻的地区,这支队伍对党绝对忠诚,对群众高度负责,是一支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的队伍。 人均缉获毒品约千克车人都有不同“职业病” 这支侦查队,可以说是在陆丰禁毒战场“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全员参加年12月29日的“雷霆扫毒”汕尾收尾行动、连续三年共3宗案件被各级评为精品案件、1宗“快递贩毒”案被汕尾市公安局等部门作为成功运用“痕迹检验”固定证据典型案例授课讲解,年以来人均缉获毒品约千克,得到国家禁毒委及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的批示肯定。 为了打击毒品犯罪,队员们流血流汗、付出了青春年华。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很多人长期犯有“职业病”。 古峥嵘的通话记录显示,超过80%的线索性、业务性电话在凌晨1到5时进行。年5月,古峥嵘在一次3公里训练中晕倒,经送医抢救入住ICU病房后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长期熬夜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造成代谢系统紊乱,加上突发性的激烈运动造成的。 年初到侦查队的时候,何仁伟没有一点烟瘾,甚至十分厌恶烟味。由于在侦查队经常熬夜审讯,长期处在疲劳状态——“最多的时候30多个小时没有合过眼”。“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证比嫌疑人清醒,斗智才斗得过他们。”为了提神,何仁伟慢慢习惯了抽烟,从开始的“拒烟”到现在的“一天一包”。 古峥嵘曾在一次连续两天的突审中晕倒,他解释说,小病也要坚持,因为机会稍纵即逝——可能休息一下,线索就断了。由于经常外出蹲点,三餐不定,多名队员已经犯了胃病,个别队员的生物钟也因为长期的熬夜侦办案件而紊乱,经常失眠。杨双羽至今仍经常失眠到凌晨5时。 队员们开玩笑说,人有“职业病”,车也有“职业病”。涉毒场所一般都藏在比较隐蔽的地方,路况极差,对车辆轮胎和避震的伤害非常大,李不凡的车就曾经在侦查的半路上爆胎;闷热夏天长时间蹲守,只能开着车内空调,发动机因此损伤严重;有时候从蹲守转入追踪,根本就没办法热车,稍有迟疑嫌疑车辆已逃之夭夭,直接提速追击是常事,长此以往,车就断断续续出现了各种问题。 “个人的牺牲是小事,最不舍得的是家庭的牺牲。”侦查队员外出办案经常一去就是三四天,出差的话时间更长,有事的时候接家人电话说了“这边有事”之后就挂掉了。经常因为外出执行任务,遇上家人生病,无法随时照顾,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很大。 其实何仁伟的妻子经常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特别是在“打通电话没人接”的时候。妻子也跟他说过,不要再待在这个岗位了,危险、让人担心。 为什么还要继续干侦查呢?何仁伟的回答是这样的:“只有在这个岗位,才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古峥嵘也是这样,享受着冲杀战场的感觉,他说一想到每次冲杀都能减少毒害,就会觉得很有意义。 我们常说:岁月静好,那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当你在深夜的睡梦中时,你是否想过这支队伍还在警觉紧张中,与涉毒人员斗智斗勇,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在这样的禁毒生活中,这支队伍锤炼了威武战力,也锤炼了他们的人生信念和肝胆立场。在和平年代,时刻与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公安干警牺牲人数最多,这支队伍面对的是最为险恶黑暗的一面。我们想不到一支队伍会有这么密集的实战任务,也想不到这支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可能随时遇到生命危险。对于他们:禁毒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和牺牲,是他们肩上神圣的使命。(文中人员均为化名 作者:陈奕武) 来源:边防之家 点击下面即可预定 ↓↓↓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bk/17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舞时代汕尾地区将举办中国民族民间舞
- 下一篇文章: 学习贯彻上级精神顾作义参加省检查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