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pf/mipso_7086985.html

9月1日,汕尾市市长逯峰参加“助力城市管理--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与部分市政协委员交流汕尾城市管理、民生实事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共同为汕尾改革发展出谋划策。汕尾市政协主席李耿坚主持活动。

停车难怎么解决?综合路网建设怎么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城市排水排涝体系怎么完善?走向数字化,数据建设与应用怎么做得更好?如何打造汕尾文史品牌和城市名片?怎么提升城市形象?……这些问题都在“面对面”活动中进行讨论。市政协委员邹永强、黄汉宁、陈粤海、黄海山、陈世忠、邹海生、房根义、陆海声围绕城市管理中的不同问题进行主题发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城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就委员的发言作了回应。

助力城市管理市长这么说

当听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的拥有量及外来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汕尾市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时,逯峰指出,要基于大数据,科学编制市区停车场专项规划,进一步梳理可供建设公共停车场的闲置土地,建设多元化停车场,加大力度新建一批市政道路并配套划定临时停车位,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当听到委员提出要形成汕尾“个性化”的IP形象,提高汕尾知名度,同时加强对品清湖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打造环品清湖美丽景区的建议时,逯峰予以肯定,并表示要打造城市品牌,提升汕尾形象,留住乡愁,激发市民的自豪感。

逯峰表示,发言的市政协委员们带着对汕尾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用心思考,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得相当透彻,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他强调要对委员提出的问题逐一深入研究、突破。要进一步畅通委员反映问题渠道,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独特优势,将协商民主的优势更加有效地纳入政府决策程序,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逯峰强调,要加强规划意识,做好顶层设计。聚焦工作重点,将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要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点点滴滴”,倾听群众呼声,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现有短板;要推动放管服改革,理顺审批机制;要加大对城市治理体系的投入,让群众安居乐业;要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要运用好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

政协委员的“金点子”

▲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邹永强提出,市政配套跟不上城市发展、停车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停车资源整合利用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停车难,对市区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应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创新和培育停车产业市场,通过停车场地错时开放共享等手段整合停车资源有效利用。“通过创新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使停车走向产业化发展。”

“我市目前还存在老旧道路存量较大,高标准路网密度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陈世忠提出,要建设层次分明、功能齐全、引领拓展城市框架和提升城市功能的综合路网体系,加快外环主干线道路建设,加快优化内部道路网络结构,完善道路配套设施。

“建议建设市区工业大道外围、市区西片区外环大道外围截洪工程,避免山水直接冲击城区。”汕尾地区常有暴雨发生,为加强防洪排涝建设管理工作,邹海生建议,要依法科学治水,加快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按“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结合汕尾实际,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梳理城市现状排水系统,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市区河流水系,圈圩筑堤等工程,加快启动市区内涝道路(点)整治工程。

▲走向数字化,打破“信息孤岛”

数据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综合指挥平台、尚未形成成熟的数据管理机制,都是目前数据建设和应用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黄汉宁提出“三个字”建议,一是推进“全”,系统集成各方面的数据,建设一个符合数据资产化运营的统一标准体系;二是突出“用”,高效地运用数据,让数据成为汕尾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是把握“聚”,聚人聚材聚信息,引进专业人才、企业,打破“信息孤岛”。

房根义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化、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优势,对城市治理、经济运行、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数据进行采集,完善城市基础数据库,启动建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城市治理辅助决策体系,推动城市运行实时感知、智能管理。

陆海声建议,要打造智慧化城市监控系统,让城市管理昼夜无死角,推动线上监控与线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交通监控、违法抓拍等设施建设方面,要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成为市民眼中的“纸老虎”。

▲提升城市形象,弘扬文化特色

“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陈粤海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城市资源,突出汕尾的“个性”,尤其在品清湖上“做文章”,他建议结合环湖“碧道”建设,与市区凤山妈祖、鲤鱼尾瀑布、银牌浴场、沙舌等诸多原有旅游景点连在一起,将品清湖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如何打造汕尾文史品牌和城市名片?黄海山建议,要溯本求源,扎实做好文史研究和文献整理;保护和弘扬城市文化特色,保留城市记忆;讲述好地方故事,用“正能量人物”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景观建筑注入文化元素。同时,他提出要形成城市IP形象,提升汕尾知名度,建设文化产业园及展馆增加美誉度,建立文旅平台提高游客认可度。此外,还要优化汕尾旅游规划,促进连片发展。

来源:南方+

图片:陈显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bk/2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