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步行至汕尾市城区小岛渔业村渡口,只见品清湖湖水清澈,泛起圈圈微波,白鹭翩跹舞婆娑。对岸的小岛掩映在一片葱茏翠绿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唯美,与市区的热闹嘈杂形成鲜明对比,堪比汕尾版的“世外桃源”。年,该村被广东省旅游局评为“旅游特色村”。今年以来,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聚焦水清、林绿、貌美,扩大辐射绿美生态红利,全力推进绿美小岛生态建设,着力让绿色成为该街道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船岸协同”,创新垃圾清运“小岛模式”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小岛村的垃圾收集转运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亦是小岛村渔民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处理小岛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大件垃圾?为巩固治水成果,蓄力打造环保“优环境”,小岛渔业村完善垃圾处理设施,针对生活垃圾采取“日产日清”快速响应模式,由保洁员统一收集,使用流动船舶将生活垃圾转运至渡口接驳点,再由街道环卫转运至市区中转站,统一处置,这样下来一套垃圾转运接力就顺利完成了。回收价值低、运输成本高、现场拆解不便的大件垃圾,催生了小岛渔业村的“垃圾中转站”,这是凤山街道14个社区(村)中唯一设立中转站的村。在常态化巡查整治过程中,村干部会将现场难以处置的垃圾集中运送至村中转站,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些“大家伙”实施集中拆卸,并实施“一周一运送”“一周一接驳”统一处理,有效降低了人力、运力成本。住在岛上的村民很高兴地说:“中转处置让水质清爽了,鱼虾也肥了”。“多端保护”,擦亮小岛绿美底色漫步沿海红色栈道,只见连片“绿毯”勇立潮头,枝干挺拔,迎风招展,鸥鹭翩跹,绿荫冉冉,为小岛更添一抹生意。小岛渔业村有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4亩,约为岛屿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我们环岛3公里的沿岸,都以保护、延续自然环境且尊重用地属性为前提,种植上红树林。”小岛渔业村党支部书记石焕军介绍说。红树林是绿美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涵养生物资源,防风削浪,防范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还能储碳固碳,如“海岸卫士”一般守护着小岛渔业村。为守护好这一抹“绿色”,小岛渔业村一手保护,一手种木。瞄准“保护端”,完善森林保护机制,严格落实林长制度。美丽的背后也有不少挑战。“巡山”是小岛村干部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检查山上消防设施、树木管护情况……特别是在森林防火重点时期,由街道统一调配,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巡山员等山下驻点值班、山上增加频次巡查,还利用无人机实时监控全域山林情况,全力以赴保护小岛自然生态资源;放眼“种木端”,凤山街道组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少先队员等全面深入开展植树活动,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共筹集2万多元,在小岛、芦列坑等种植树苗多棵。值得一提的是,小岛渔业村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充分利用岛内闲置地新建“口袋公园”1个,健身步道、体育器材、亭廊等配套设施完善了公园的使用功能,从山上的绿色景观到海边的红树林,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让渔民作业有场地、运动娱乐有去处,小岛村变得更加绿色、宜居。寻一方“诗意”,擘画小岛新画卷今年以来,凤山街道拿出“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集中资源要素,推进“明珠一号”攻坚行动,以小岛全域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绿美小岛生态建设为重点,借助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等项目,硬化小岛村主巷道3条,改造外立面.3平方米,美化房屋11间,完成小岛全域雨污分流改造,撬动小岛村民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绿美微景观,深入推动小岛从“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村民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日前,小岛渔业村墙面已完成初步设计,将以“藏在巷子里的诗画”为主基调,着眼“离岛、落日、浪漫”设计符合凤山街道、小岛渔业村生态景观的诗句、墙画,制造房前屋后、拐角处的小惊喜,打造网红打卡点,让汕尾版“世外桃源”更具吸引力。凤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将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百千万工程”“明珠一号”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幅画”生态立村总基调,对渡口、民生渔船停泊区、沿海栈道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开展进一步提升。南方+记者彭骏通讯员凤山宣彭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bk/2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