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不换频道 全面融入深
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不换频道 全面融入深
近日,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演进、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要求,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汕尾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力弘扬海陆丰革命老区精神,把改变汕尾落后面貌、让万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实务实,扎实实干,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加快振兴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新城的目标。 增强战略定力落实加快发展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请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和加快推进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石奇珠:汕尾是彭湃烈士的故乡。上世纪20年代,彭湃领导海陆丰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创造了“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海陆丰革命精神。对汕尾而言,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历久弥新的海陆丰革命老区精神,不能忘记海陆丰人民在革命年代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实现理想奋不顾身的坚定信念。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根本是要落实到加快发展上。汕尾长期经济落后,底子薄、基础差,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面貌,还需付出更大的艰辛努力。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书记胡春华对汕尾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强战略定力,不换频道,咬定目标,紧紧抓住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和深圳全面对口帮扶的历史机遇,用足用好上级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有利政策,牢牢扭住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大力整治治安、政务、城乡“三大环境”,坚决打好扶贫、教育、医疗“三大民生攻坚战”,心无旁骛向西发展,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全力以赴加快汕尾振兴发展。 扭住“三大抓手”夯实发展基础 南方日报:请你谈谈汕尾在推进“三大抓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石奇珠:我们坚持频道不换,坚决贯彻落实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牢牢扭住“三大抓手”这个“牛鼻子”,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4”产业园区格局初具规模。全力支持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聚焦产业发展,力争8月底前全面完成53个项目的供地任务。突出抓好4个县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充分运用与深圳共建产业园模式,加快土地征收、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计划今年再完成征地1.2万亩以上。全力加快在建项目投产,比亚迪电动大巴项目从签约到第一台电动大巴整车下线仅用时4个月,创造了“汕尾速度”。深入开展“暖企”行动,落实市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10家企业以上,出台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的配套政策,帮助在产企业解决困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组建多人的专业招商队伍,今年有望引进产业项目个、落地项目比去年翻一番,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扎实推进。启动站前大道等21条市政道路建设和改造升级,涉及道路总长度约50公里,总投资约24亿元。特别是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了红海西路户的拆迁安置,打通了建市28年以来没有打通的断头路。米高的地标信利中央商业广场、市博物馆、少年宫、希尔顿酒店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小牛拉大车”的面貌得到初步改善。 交通基础加快建设。潮惠高速公路汕尾段今年底前有望建成通车,天汕高速兴宁至汕尾段全线启动施工,广汕高铁年底前启动建设,汕尾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全面启动0—50公里纯电动绿色公交全覆盖工作,投放辆纯电动公交车,打造汕尾“绿色公交”名片。 目前,随着汕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汕尾考察投资,比亚迪、信利TFT5代线、上海莱士、肯迪文、保利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打造“三大环境”塑造城市新貌 南方日报:听说你到汕尾工作以来,特别重视打造环境,请谈谈这一年多来,汕尾在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石奇珠:去年以来,我们坚持把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开展治安、政务、城乡“三大环境”整治。 着力打造平安稳定和谐的治安环境。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禁毒暨打击非法枪支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加大“5+3”社会矛盾专项治理力度,治安环境明显好转,全市刑事立案数和命案立案数连续多年全省最低,今年上半年到省集体访批次和人次均下降近七成,降幅全省第一。 着力打造优质高效法治的政务环境。持续开展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设立个“曝光台”,组织各县(市、区)政府一把手和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在电视台公开承诺改进政务服务,完善承诺、监督、查处、曝光等一整套长效机制,党风政风和政务环境持续向好。 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整治城乡环境,为全市每个镇(街)新增配套万元环境整治工作经费,有力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对主干道和品清湖沿岸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近套景观灯;以雷霆之势查封在建违法建设68宗、及时制止新建工地18宗、依法拆除市城区骑楼违建户、乱搭建近户、违法建筑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狠抓“三大攻坚”补齐民生短板 南方日报:民生事业是汕尾突出的短板之一,请谈谈汕尾将如何补齐民生短板? 石奇珠:在这一方面,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专门部署开展了教育、医疗卫生、脱贫“三大民生攻坚战”。教育方面,我们计划今年投入15亿元推进教育创强创均工作。6月份,汕尾已经顺利通过了教育创均国家督导验收。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实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拿出全市50%的中小学校长岗位实施公开竞聘;从今年起连续5年实施“百名研究生引进计划”和“千名教师本科学历提升计划”;大力扶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医疗卫生方面,我们计划3年内投入28亿元,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今年6月,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实现汕尾“三甲”医院零突破。脱贫攻坚方面,我们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市县镇村四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扶贫,推动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集中力量抓扶贫,充分用好外力,用好深圳全面对口帮扶的资源,打好革命老区牌,支持鼓励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使汕尾市尽快全面脱贫。 一线实践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汕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扶贫脱贫致富任务很重。近年来,汕尾农村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在第二轮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在省直、深圳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汕尾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个贫困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由帮扶前的0.79万元提高到8.43万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帮扶前的.33元提高到.1元。 全市4.2万贫困户,已完成建档立卡。精准扶贫,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汕尾党政对老区人民的庄严承诺,只有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战任务一经确定,汕尾市市委就抽调市直单位优秀干部派驻全市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与省直、深圳各部门扶贫干部一起,想方设法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为了抓紧时间走访识别贫困户,工作队的几位同志连端午节都没回家。”陆丰市碣石镇新酋村党总支部书记温锦浩动情地说,新酋村共户人,有近户贫困户,是这批对口帮扶中最大的贫困村,但困难没有吓住驻村干部。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核查和信息录入,驻村工作队顺利完成了户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全市基本完成4.2万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力争年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虽然本轮帮扶考核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驻村干部工作热情高涨,不但拟定了帮扶规划,还通过协调行业资金、争取乡贤募捐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一批民生项目顺利上马,脱贫致富蓝图正徐徐展开。 八万镇吉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许茂煜在进村前,已提前与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联系,争取总投资约万元的“牛大力”中药种植基地项目落户吉水村,目前幼苗已经种植完毕长势喜人;在驻村“第一书记”廖陆旺的协调推动下,此前因故停工的农田水利工程全面复工,施工方承诺如期完工;村口乡村公园已经动工、村道景观树种植完毕;涵盖五保户公屋、村文化广场等设施在内的老村整村统筹项目进展顺利;吉水村10个自然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深受村民支持已列入规划等。今年,吉水村将申报汕尾市生态示范村,下一步,将申报省生态示范村,力争将吉水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本。 而早在今年4月,汕尾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就已启动,围绕“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目标要求,汕尾着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拟用3年时间,即力争到年,确保全市个村、居委(个贫困村)4.2万户14.1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注:内容摘自南方日报。 了解汕尾爱上汕尾不容错过长按下列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fz/6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汕尾小区-(室内空气治理篇)
- 下一篇文章: 汕尾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红色印记——纪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