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核潜艇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实习记者刘兰1月10日上午,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共有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获奖。 其中最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另有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设立于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至高荣誉,也象征了多年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与核潜艇研究相关的工作。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以黄旭华为代表的29人团队拉开了中国核潜艇建造的序幕。从没见过核潜艇算盘打出核心数据的他们在12年后,成功实现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年,中国核潜艇研制迎来了第一次极限深潜试验,年过六旬的黄旭华成为全世界第1位参与极限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表示,“任何一点结构、材料、设备达不到(极限深度海水压力的)要求,都有可能就艇毁人亡。我说我下去,万一在试验过程当中发生了哪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会及时地协助艇上研究,采取措施。作为总师,我要为这一百几十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这次深潜试验,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都因承受压力过大而渗出了血……“ 现在,已经95岁的黄旭华不再奔忙在科研第一线,但依旧是核潜艇研究员的最有力后盾,他把自己定位为啦啦队的队长,为年轻人搞新技术“鼓劲、撑腰”,鼓励他们放手去干。 年9月29日,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份光荣属于核潜艇战线的每一员。”他说,“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开创者曾庆存 年,曾庆存出生在广东阳江。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曾庆存被派到苏联留学师从气象学大师基别尔,学习先进的气象技术,以支持国家建设发展。 彼时,国际气象研究还处在十分初级的阶段,当时使用的“数值天气预报”,还只是一个预报准确率很低的简单方程。 数值天气预报,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大气中所有复杂的数据通过大型计算机,用研究出的可计算的方程模型,作数值计算,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其中最难的就是方程的算法,各国科学家都在求解数值天气预报的原始方程,但并无结果。 年,曾庆存提出了“半隐式差分”方案,给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原始方程做预报的数值天气预报图,将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61%。这一方法至今仍在气象预报中广泛应用。 留学回国后曾庆存立刻投身国内气象科学研究。年,曾庆存被调入气象卫星研究部门从事气象卫星的研究工作,4年后,发表专著《大气红外遥测原理》,为利用卫星进行气象监测打下了理论基础。 年,在曾庆存研究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并在第一时间发挥了清晰的遥感图像。 年,在曾庆存的倡议下,被称为“可以给地球做CT”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研制开始,11后项目在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计划年建成。 年,曾庆存获得了享有“气象诺贝尔奖”之称的“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 上世纪60年代,曾庆存曾说,“我的父母,国家,让我读了20年书,国家需要我干什么,这个时候我需要出来了,真的要为国家服务,要攀上高峰,登上科学最高点。”而除了在气象领域的突出贡献外曾庆存还在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卫星遥感、气候与环境科学、自然控制论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jj/22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省紧急转移2万余人广东9站点发布红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