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在校外学习和课外文化建设?近年来,汕尾市凤山街道凤翔社区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做了多种工作。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带关键,依托社区青少年教育网格化管理,整合“红色资源”,激发青少年内生力量,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以制度夯实基础

吹响关爱集结号

凤翔社区名常住人口中,就有名为青少年儿童。为此,凤翔社区对于青年发展工作的谋划早已有之。在汕尾城区凤山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凤翔社区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立领导分工负责制和例会制度,使关工委工作落实有了依据。

同时,凤翔社区还积极推行红色巷长制,把社区力量、居民力量、社会力量融为一体,选择30名党员干部、居民代表为巷长,以红色巷长为抓手,配合“两委干部+网格员”,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强大“合力”,全力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除了生活环境安全,青少年精神文化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也要考量。凤翔社区围绕强国、爱国等主题,开展了12场多形式宣传活动,受教育青少年逾人。同时,凤翔社区联动“工青妇老”,利用暑期开展“护苗”活动。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凤翔青少年走上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路。

以教育沁润心田

筑牢素质硬城池

无论是文化传承和法治宣讲,还是基层治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五老”志愿者的身影。在凤翔社区,由社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五老”宣讲团,一直活跃在普法一线。

立足“五老”优势资源,凤翔社区建立了社区“五老人才库”,根据青少年的需求和“五老”特长,开展“五老”技艺进课堂,有效弥补学校师资专业性不足问题。此外,社区团委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沉浸式”学法开展模拟法庭进站活动,让青少年进行角色扮演,切实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通过开办“家长课堂”“书香万家”等活动,从环境营造上为青少年优良品德培育下足功夫。

与此同时,凤翔社区着力做好“两劳”回归人员中青少年和中小学“后进生”的帮促进工作,通过特色文化教育进行浸润教育,以红色故事会、现场参观等活动形式开展忠孝教育。据悉,近年来凤翔社区共开展26场故事会、12场参观活动、12场表演活动。

关心下一代,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凤翔社区以精神和物资让“两劳”回归人员“有家有业”,“后进生”成为“后劲生”。据悉,年凤翔社区联合职能部门和爱心企业共帮扶8名困境家庭儿童。

以“家校社”网格

构筑成长新格局

关爱青少年成长需要汇聚众多力量共同行动。为此,凤翔社区立足辖区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结合的联系网格,畅通三方共育途径。

在家庭方面,坚持从家庭抓下一代教育,充分运用带法入户、援助入户和开设家长课堂等形式,让文明法治在青少年心头扎根。而学校则开设“德育”“体育”等课程,普及各类教材知识,并且举办多科目竞赛,并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运用互动问答、模拟游戏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在此基础上,凤翔社区发挥社会主平台作用。近年来,社区广泛动员社会乡贤助学,为品学兼优学生发放奖学金,为学校教育设施添砖加瓦,营造崇文尚学的良好氛围。据悉,利用乡贤资助,近年来社区学校共更新多媒体系统58套,更新配备计算机教室3个,开展教师培训12场次。

彭骏

彭骏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jj/2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