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忌嘴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61.html

窗外它

水管在开花

Dec

by:百鬼迪尝

一个月前打算抽个时间去潮汕,起因是今年没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我想,要把一年的缺憾给弥补了,同时考虑到最近肠胃不适,潮汕还算合适。

潮汕准确来说是个区域的代名词,城市主要包含潮州,揭阳,汕头,对了,还有汕尾。

因为只是去吃东西,玩是没啥好玩的,而且还有事要忙,所以也就只留了三天时间,单在汕头的话,觉得应该能吃的差不多了。

最终经验是,至少得留一周,才能比较悠闲的吃下来,三天,囫囵吞枣以外还落得胃胀难受,从第一顿到最后一顿之间完全不知饿滋味。

但如果一直是吃撑的状态,还觉得这个东西好吃,我想应该是顶级了,饥饿感的满足和舌尖的满足,还是有些区别的。

所以,时间以及胃容量有限,只能先出个不完全版必吃榜,待我再去三次,慢慢再来丰满这个榜单吧。

这次上榜的有

桑葚草莓冰

南北茶点

杨记杏仁茶

细姨甜汤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阿群甘草水果

桑葚草莓冰,之前从没喝过,是在走路去酒店的路上,看到一家水果店,觉得很新奇,店面很破,但水果看着都新鲜干净,于是问老板有什么好喝的,被推荐的。

后来才知道,这种水果店,大街上可能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可以装果盘也可以做果汁,有的水果还都是腌制过的,会送梅粉还有蘸料,吃起来是另外一种感觉,后面我再详细说。

我跟老板说要果汁,老板回要什么口味,本能的问最推荐的是什么呢,好似在国外最常说的“whichoneisthemostpopular”。

老板用很浓的粤普口音说就桑葚草莓冰吧。

其实我对草莓做的果汁不是很感冒,更爱芒果类的,所以一开始是没太大期待的。尤其是混合了桑葚,怎么着也觉得是有点怪的味道。

结果打脸了,竟然喝到了春天的味道,而且是快到夏天的春天。两种果汁混合出来竟然有种很舒服的青草香,层次丰富且清晰,你能很完整的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在舌尖跳动,不同于大多数果汁,这种果汁是不可能让人觉得腻的。

因为满大街都有,所以我觉得没必要专门去某家店去吃这个桑葚草莓冰,如果是要吃甘草水果的话,建议到我后面说的阿群去吃。

南北茶点是在第二天的早茶时间去吃的,大概10点左右,在我个人评价标准里,基本达到了香港的同等水平。

最推荐的是招牌紫米肠,发财暴富流沙包,蜜汁叉烧包,松露翡翠饺,以及白粥。

汕头路边的普通肠粉里面是没有老油条的,不太符合我个人的口味,而这种紫米肠是我的最爱。

最外面一层是紫米做的肠粉皮,里面包了薄脆的一层老油条,再加里面的虾肉,葱,玉米粒,蘸一下汁,一口升天。

杭州的茶餐厅也有这种紫米肠,但吃起来就是味道有点不一样,说不太上来,感觉每种食材都差那么一点点,最后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发财暴富流沙包,黑色的包子面上印着金色的暴富,符合广东人对风水的执著,第一眼食欲没那么大,像是贡品,掰开以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包裹着浓郁的咸蛋黄流心,嫩滑到你不赶紧嘬两口它就滑进碗里了。

咸蛋黄流心我觉得是很有智慧的,不腻且开胃,吃起来没负担。黑色面皮软而不松,能支撑起流心所缺失的口感。

多对比着吃几种,你就会发现这些茶点细节的搭配是多么有智慧,比如下面的叉烧包。

开口叉烧包,不同于流沙包要通过面皮来支撑口感,流沙来体现味道。叉烧本身就已经是这个茶点的绝对核心,肉感和味道双管齐下,但问题在于叉烧味重,吃几口就容易腻。

你看,首先做了开口,掰开分三块吃是解腻的第一步,接着是超级松软的面皮,基本入口即化,和叉烧一起入口,绵密的同时增加了叉烧味觉停留的时间,不知不觉中稀释了叉烧的味道,以一种没有存在感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存在,大智慧。

松露翡翠饺,没啥可说的,就是鲜,菌菇爱好者的福音,一口满足。

最后是这家店的白粥,在潮汕喝了三碗粥,说实话,只有这一碗是让我满意的,其他两碗(老姿娘夜粥和适口餐厅砂锅粥),在我的认知里更像泡饭,南北茶点的白粥,像是文火慢慢熬出来的。

一碗好的白粥确实很费时间,小火慢熬的同时还得不停搅拌,让米粒和水达到水乳交融的平衡。最后就算凉了,也是胶状才算可以。另外那两家的粥,基本10分钟后就水是水,饭是饭了。

南北的白粥满足了这个要求,同时还有点小时候农夫山泉的那种甜味,嗯,早上来一碗这个,心满意足。

除了上面这些,南北茶点的其他茶点也都还不错,各位自己看着来吧。

杨记杏仁茶,主要是喝杏仁茶和芝麻糊,喝不完还能两个倒一块儿打包带走,变成双拼,小碗的一碗4块,性价比惊人。

杏仁茶看着奶白清澈,实则杏仁味很重,如果不喜欢那种略带塑料味的感觉的话,就混一点芝麻糊进来。

芝麻糊很绵密,但还是保留了一些些的芝麻颗粒感,这种手工质感我觉得挺不错的,算是某种小惊喜,全是糊的感觉就会像超市买的。

除了甜品外,这家店也有各种茶点,虽说没有点,但看了旁边大姐的制作工艺,感觉是不会难吃的

最后,我在喝茶的时候,老板也在喝她的茶。

细姨甜汤,个人感觉好过更出名的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尤其是五果汤,银耳作为提供胶质的融合物,必须得煮的足够烂才行,广场那家时间不够。

以此为底,再凸显各自的味道,是为五果汤。我最爱里面的白果,也就是银杏果,大概是因为从没吃过……

清心丸绿豆爽,绿豆去皮,清心丸大概是木薯粉之类的东西做出来的,和衢州的水晶糕有点类似,增加口感的丰富程度。

我怕味道太过单一,又加了鸭母捻。

鸭母捻其实就是糯米汤圆,里面包了绿豆或者红豆或者芋泥之类的,细姨家的是芋泥,好吃。

甜汤对我而言都过甜了,再过一点就齁了,所以只能喝冰的来降低甜度,浅尝即止,不如桑葚草莓冰来的舒爽。

一样,我在喝汤的时候,阿姨们也在喝茶……

接下来是重头戏,牛肉火锅。

吃了两家,八合里和杏花吴记。先吃的八合里,因为名气够大,好几个美食纪录片都有。

结果失望而归,大概也就是杭州的火锅水平再往上一档。

杏花吴记则打开新世界,能让你吃出潮汕火锅的真滋味来。

首先看生肉。

自上而下,五花趾,脖仁(雪花肉),吊龙。

五花趾是牛的后腿跟腱最中间的一块,类似酱牛肉里的金钱腱,白色的不是肥肉是筋。

因为带着筋,所以涮的时间会比其他牛肉多一些,15秒左右,颜色粉嫩就可以捞起来了。

五花趾属于爽脆型,算是所有肉里面我最喜欢的。

接下来是脖仁,脖仁看名字就知道是脖子上的的肉了,是所有涮肉里最金贵的,现在感觉是挺难吃到最正宗的了,在杏花吴记吃的,也就算是八分像吧。

肉吃起来香不香,主要看里面的油脂,脖仁就贵在它的油脂细腻程度。

油脂丰富,涮八秒,考验肉的新鲜程度,肉不够新鲜的话,就会有血水残留。

脖仁属于鲜嫩型,应该是老少皆宜了。

最后是吊龙,吊龙属于比较常见的肉了,杭州的潮汕火锅里也有,但潮汕的吊龙还是美。

吊龙同样是八秒,如果你就是喜欢肉感,不想要脆的,也不想要嫩的,那吊龙绝对可以满足你,看样子就能看出这结实的肉纹理了。

除了选肉外,水温和酱料是另外两个需要注意的东西。

潮汕火锅的原汤用的都是牛骨汤,我会先煮开,把上面的白沫捞出去,然后水温控制在微开的状态,就是稍微有点翻滚的感觉。

千万不能大火一直滚着,这样涮出来的肉很容易外面很老了里面还没熟。

酱料的话潮汕火锅最常用的就是沙茶酱,因为和牛肉比较搭配,就像沙茶味儿的牛肉干一样,传统的黄豆酱外地人一般吃不惯。

但沙茶酱我一直觉得过甜,吃久了会腻,杏花贴心,配了专门的辣沙茶,尝试几遍以后发现,常规沙茶和辣的混合在一起最好吃。

再加点小米辣,芹菜末,金蒜末,齐活儿。

价格的话,人均80左右,一个普通成年男性2-3盘肉,再来点潮汕牛肉丸,蔬菜,能把你吃撑,算是良心的了。

最后是阿群甘草水果,说实话,水果是不是比别的水果店好吃不知道,但服务态度是绝壁冠绝潮汕,而且价格公道。

如果不知道该吃什么,老板娘和老阿姨会把你想要的每一种都用牙签叉一块出来给你试吃,买不买无所谓,先吃了再说。

比如我看到了下面你这个看似黄桃的东西。

老板娘说,不是黄桃,是脆柿子!然后叉了半个柿子给我吃……

有个小姑娘站在菠萝旁边,看了一眼菠萝,只是看了一眼,老阿姨直接叉了半个菠萝起来,真把我看尿了。

最后买了一大盒,也才十几二十块钱,不知道油柑子是啥,临走的时候又给我叉了个油柑子尝尝。

结果这东西还满神奇的,像是在喝龙舌兰完了再嚼柠檬,先是满嘴干涩,接着是长时间的甘甜,再搭配腌制的外面包裹着的酱料,别有风味吧。

总之,要吃甘草水果,一定要去阿群,一定。

去吃了但没上榜的店有:

八合里牛肉火锅,广场老牌豆花甜汤,老胡牛肉粿,火烤钓鱼岛,长平老姿娘夜粥,适口餐厅砂锅粥,鮀健凉水,春梅里鹅肉店,亚强果汁冰,十二中草莓冰,生记特色肠粉。

简单概述下未上榜理由:

八合里牛肉火锅:很出名,但没杏花新鲜,也没杏花好吃,没逃过出名难控品质的结局。

广场老牌豆花甜汤:甜汤不如细姨,豆花算网红,但我偏爱嫩豆花,他们家的属于硬一点的布丁类型口感,不喜欢,而且太大了,容易饱。

老胡牛肉粿:味道不错,适合当早饭吃,汤比肉鲜,但我觉得吃了牛肉火锅以后,就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火烤钓鱼岛:烧烤店,烤嫩牛肉,鸡翅,茄子,牛肉筋,玉米笋都不错,但其他一般,如果全都水平在线,可入必吃榜。

长平老姿娘夜粥:首先,粥不够稠,过一会儿就汤饭分离了,其次,生腌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个人觉得生腌皮皮虾不错,普通的虾不行,反倒是,豆酱空心菜好吃。

适口餐厅砂锅粥:也算网红店,名字来源“吃遍潮汕,唯此适口”,但粥依然是和老姿娘一样的毛病,像泡饭,海鲜倒是新鲜,田鸡也还不错,菜脯煎蛋最有特色,其实就是煎鸡蛋里面放了萝卜干,吃起来就很清爽解腻。

鮀健凉水:算是大药房的外卖窗口,看着好多本地人在那喝,就凑热闹上去了,种类繁多,功能不同,算是保健品,本以为类似王老吉的东西,实则中药味更重,加了蜂蜜以后仍然感觉在喝中药,可以一试,但也只有一试……

春梅里鹅肉店:潮汕卤鹅也是一大特色,最出名的是老鹅头,和一般的卤味不同,他们的卤味香味儿重,但吃起来只有淡淡的卤味,不是我这种偏重口味的喜好,口味清淡的可以一试,可以换家店,春梅里的服务态度一般。

亚强果汁冰十二中草莓冰:两家网红店,但对比普通路边的果汁冰,亚强并没有强太多,喝了排名靠前的蜜桃黑布林和莲雾红火龙,都没有草莓桑葚来的好喝,十二中草莓冰更甚,估计是开在学校边上,学生记忆里加工的成分总是更多的。

生记特色肠粉:本来想吃小吴肠粉,但排队太夸张,就此作罢到附近找了家评价不错的生记肠粉。粉皮很嫩,薄透,里面包的料也多,顺路看了好几家路边摊,做法也都大同小异,味道应该都不差,但我还是喜欢带老油条的吃法。

潮汕地区的人爱喝茶大家都知道,下午城中村里到处钻的时候就发现老头老太太们不是在喝茶,就是在躺椅上躺着。

本以为是上一代的遗风,结果到了各个小饭馆的时候,老板们也都在招待完客人之后,悠闲的自己个儿在那喝茶了。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悠闲但不慵懒。

医院门口,几个摩的司机没活儿的时候蹲在地上下五子棋一样,和小店里招呼完客人后自己喝茶的老板娘其实也没本质的区别。

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他们在努力谋生的同时,似乎总能以一种闲适的状态来应对,没有抱怨今天没有生意,或者有人进来点了碗4块钱的杏仁茶而打扰了喝茶的兴致。

可能这样效率不够高,如果不喝茶,不下棋,多去招揽一会儿,没准可以多点生意,多点收入。

但这就是潮汕迷人的地方。

像我这种一天五六顿,囫囵吞枣,自以为是的想在几天内把东西吃的差不多的人,现在想起来真是无颜以对。

所以,没啥事的话,建议多待几天,细品之,慢慢吃。

出行的话,五公里以内建议共享小电驴,这里几乎没人骑自行车,满大街都是小电驴,还车的时候注意是不是在还车点就行。

相信我,把小电驴骑进机动车道,是你融入潮汕的第一步。

至此,潮汕必吃榜不完全版,完结

若有得罪,多多包涵

下期预告,肯定没有

如有雷同,算你抄我

除了你觉得特别好看的图外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

百鬼迪尝叩首拜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ly/1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