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凤山妈祖石像

位于广东汕尾市区东面的品清湖畔,凤山顶上塑建的妈祖石像,高16.83m,重t,由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旁有石刻“天后圣母”4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所题。旅游区内还建有凤仪台展厅,展示汕尾渔家民俗风情;值得一游

2、鸡鸣寺俗称“半岭庵”

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北部莲花山森林管理区,距海丰县城14公里。

鸡鸣寺始建于明崇祯六年(年),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缙绅商户募款所创建,原址在寺对面5里之莲花山下,因破晓时慈任常闻鸡心山有公鸡啼鸣,认为灵瑞而迁于今址。   鸡鸣寺后群峰叠起,翠秀异常。沿山门踏阶而上,径旁松杉交翠,郁郁葱葱,凉风习习。周围有“如来盘石”、“猕猴奇石”、“犀牛望月”、“玉龙喷须”、“三井回音”等自然景观;并有开山祖师印真和尚墓塔、明末天然奇石弥勒佛像、东洋古银币等文物古迹;还有生长于山上多年的长叶竹柏和6.5米仙茶古树、土沉香、巴戟天等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故鸡鸣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游览的着名潮汕景点。值得一游。

3、玄武山

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年,即公元年,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年)

元山古寺历经风风雨雨,几度修葺,至清光绪22年起例定每十年一度进行维修重光。由于定期维修,保护完好,至今元山寺还保留着重斗叠拱,雕梁画栋,多种木雕、石雕、嵌瓷、花鸟虫鱼,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宫殿庙顶,高脊飞瓴,寺内的各式铜铸、玉雕、陶瓷、泥塑无不形神兼备,工艺精湛。使人感受到富丽堂皇,又肃穆端庄的明、清年代的建筑风貌和工艺珍品。大大体现了中国建筑工人的高超才能,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华,是陆丰市规模最大,文物保护最完整并富有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

元山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古代碣石卫的历史息息相关,它是古代粤东海防的军事指挥中枢,历经明、清两代,数百年间,沧海桑田,大量珍贵寺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特别是广东沿海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辉煌史绩。玄武山元山寺开放以来,欧美及东南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前来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每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成为粤东旅游胜地之一.值得一游。

4、红海湾

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下简称开发区)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于年2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粤东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的鹧遮浪半岛,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海上交通东往汕头70海里,西至香港82海里。陆上交通东到汕头公里,西到深圳公里,广州l公里。

红海湾湖泊、岛屿、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沿岸礁岩多姿,有57公里的漫长海岸线,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红海湾,顾名思义,当然有红色的泥土,有蓝蓝的海水。不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那个“湾”字。因为“湾”通常都应该是静静的,浪漫的。走上沙滩,细软轻柔的沙子是不含杂质的石英质细沙,匀净得好像是经大自然的神手精心筛选过似的。踩上去,绝不陷脚,只觉软软的,暖暖的,令人不由自主地要除去鞋袜的束缚,赤脚走在这片柔柔的沙滩上。这一夏.值得一游。

5、风车岛

施公寮村(外地人和婚纱店都叫它风车岛),位于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半岛附近。岛上风车群是省内为数不多的风力发电群,这种从国外引进的发电风车安装于一塔杆上,高大约与都市中的15层楼相当,十分宏伟。我们称之为东方“爱琴海”,沙滩细腻干净,海岸线细长,蓝天白云,是拍摄的绝佳圣地。有梦幻的蓝色的大海,白色的风车和绿色的草地,是一片不可多得的人间天堂。

在岛上,任何所见甚至连苍蓝的风都成了入镜的元素,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的“梦幻之岛”。在旅游旺季,不少人会选择来此度假,其中,这里也是情侣度假、拍摄婚纱照的胜地,相信来到这里,你会被它的美深深打动。值得一游。

6、龟龄岛

龟龄岛,位于汕尾捷胜镇南面海岸对开海面。其周边有牛皮洲、赤腊、鹰屿、青屿和捞投屿等五个小岛,它们与一些明礁相呼应成为岛群。岛群北面距陆地海岸1.8公里;

该岛的模样酷似一只凫水的乌龟,乌龟龄岛龟头朝西,龟身向东侧横卧着。距最近的陆地超过三公里,岛上却有一口百年不涸的淡水井,从而成为过往船只躲避台风或歇脚的福地。明末时就被海盗占领作为打家劫舍的根据地,岛上北边至今还保留有当年海盗住所的残垣断壁。传说,很久以前,天上一龟王擅自下凡兴风作浪花,作恶多端,玉皇大帝一气之下将它点化,刚好落在此地,便成了今日的龟龄岛。五一露营好去处。

7、清云山定光寺

定光寺原称清云寺座落于粤东陆丰市山青水秀的清云山下。始建于明崇祯四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名清云寺(又名罗堂庵),清道光十年秋()高僧宽鉴重修。道光中夏()南澳叠石岩黄檗宗传人仁智大师渡海参学时,再三叮嘱门下,务必使宝刹生辉,位于清云山半山腰,有石碑记述当年“檀越积千秋之香火,僧侣阐万法之禅机”。可见当年香火之旺盛和僧众之多。该寺是东江地区闻名的佛教古刹。定光寺既是佛教徒众的活动场所,又是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观光圣地。同时又是培养佛教人才的地方。值得一游。

8、华帝山

华帝山位于汕尾市海城西南15公里和梅陇镇的西郊。是粤东的一个旅游胜地,有着秀丽的景色和神奇的传说。华帝山上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清风徐来,沁人心肺;华帝山上有一座华帝主庙,山间有泉水流过,此古庙和泉水,都有着美丽的传说。

庙中座上书写着诸如“祗缘德大千秋祠,自是名高百世师”一类的楹联。华帝主庙原名“莲花主庙”,为宋代道光十年卫千总模同绅士所建。传说宋代宣和以来,屡生战乱,兵匪盗贼四起,民众不得安宁。华光大帝显圣,庇护乡民,屡著功绩。乡民感其恩泽,于是,清道光年间开始修葺,并取名为“华帝古庙”。

华帝山的泉水,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云游至此,见梅陇人杰地灵、民心良善,甚为赞叹。值得休闲一游。

9、黎明洞

汕尾黎明洞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西南一公里许的小山岗。因水土流失严重,现成巨石叠垒的小石山,山上有块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扁平如盖的巨石,与其他10多块较小之石覆盖成一个面积达多平方米的石洞。石洞南北,各有一个2米高、1米宽的岩扉,成为石洞的天然门户。北门门额上横刻“阃外光华”四个大字,下有一联曰:“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石洞万年芳”。洞里地面呈三角形,洞顶至地面距离为2至4米间,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可容20多人住宿,是一个绝妙的天然石室,也是游人理想的野营好处所。

10、待渡山

待渡山位于陆丰县甲子镇东隅嬴江岸边。待渡山不很高,却满山苍累。山头,天生一块块造型乖巧的大小石头。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树,有柑树那么大,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树木之间,幽径交错,乃文人墨客览胜怀古之处,朋友恋人欢会抒情之所。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这里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甲子港,气势不凡,场面壮观。登楼远眺,海天一色,归帆返照,景色迷人,这就是陆丰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甲子镇建于甲子年,故名。

11、宋溪

宋溪及其附近的宋迹位于海丰县可塘镇与陶河镇的交界处的宋溪头村,它被这里的群众称为直渠溪。宋溪长2里许,深4米许,溪面宽8米,两边河床各20米。据《海丰县志续编》的《古迹》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南十里为和丰喾,一望沃野,水道不通,宋舟至此,凿而通之。由广贩盐诸舶往往聚此。”海丰境内的赤岸河,流至陶河镇的大小屿村的东面东折,其下游称为东溪;赤岸河的另一支流向西拐弯,称之为西溪。东西两溪相距最近约2公里。宋末,端宗兵败南逃,所渡兵船从陆丰县甲子镇随东溪往西溪至此,见水路不通,便凿通连接东西两溪。使兵船由东溪开往西溪而到达丽江浦。后人便把宋军开凿之溪叫为宋溪。

12、公平水库

公平水库位于海丰县公平镇,是一宗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国家大型水库.始建于年10月,地处海丰四大水系之一的黄江河中部,西连公平镇,东邻平东镇,北接黄羌镇.西距公平墟1公里,南距广汕公路10公里,海丰县城15公里,至汕尾市40公里.水库工程直接捍卫着下游30万人民生命财产和2万公顷农田设施安全,担负着汕尾市区、公平、可塘、赤坑等城镇工业和30万城镇居民的生活供水重任。在水位上涨放水之时更壮观景像,休闲值得一游。

13、公平玉虚宫

公平玉虚宫,俗称“北帝宫”,奉祀北极真武玄天上帝,位于北帝宫口,坐东南向西北,原占地面积平方米,由南粤地理名师廖宗明设计建造,是公平镇历史沿革的重要佐证,见证了公平镇数百年商业繁荣的发展历史。公平镇,俗称公平墟。

14、宋存庵

宋存庵位于深汕区鲘门镇北一公里的南山岭下,它是在绿荫掩影中的一座两进三间的残破庙字,门额横书“宋存”两个大字。深汕区八景之一。

宋存庵得名的来由。门额“宋存”两字,是示“江山永在,宋室长存”之意。在残壁上犹存两联,一为;“风雨难磨王者字;君臣犹享宋时山。”一为:“一宵留圣迹;三字寄行人。”字迹遒劲峻秀,联意隽永恢壮。南宋末年,宋帝呙南逃,来到南山岭。当时,天色已晚厂暮霭沉沉,风云将变。一行人马只好在半岭岩石下暂住一宿。半夜时分,山摇地动,宋帝呙以为南宋江山已崩,不禁失声痛哭。陆秀夫情知地震,便奏请皇帝在岩壁上书写“壮帝居”。当宋帝呙写完,地震也过去了,一切都平静下来。

15、红宫红场

红宫革命遗迹座落于海丰县城人民路中段,坐北朝南,面积平方米,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墙壁和围墙都用红色粉刷,红光耀眼,是名副其实的“红宫”,具有典型的中国式建筑风格。红宫门楼为六柱五间牌坊式建筑。其主体建筑是大成殿,它重檐歇山顶,屋内置五柱斗式梁架,有瓜柱、插枋、雀替等装饰其上,墙上照大革命时期原样贴有“打倒军阀”、“工农兵团结起来”、“苏维埃政权万岁”现代与海丰最为繁荣商业街。旅游逛街好去处。

16、彭湃故居

彭湃故居座落于海丰县中风景秀丽的龙津河东面的海城镇桥东社,悠悠的龙津水就绕彭家门前流过。彭湃故居坐北向南,面临龙津河,原始建于清末,主楼双层,面宽3间12.9米,进深10·9米,前廊子仿西式建筑,楼板加铺花砖。风火式山墙,总建面积平方米。彭湃同志在这里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代。彭湃的书斋“得趣书室”就在故居东侧。由于彭湃投身革命运动,彭家的家财家产和故居,都为革命作过贡献。《海丰文物志》中记载:年3月,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到达海丰后,周恩来同志和革命军的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及加伦将军曾在此住宿,一起研究工作。《海丰文物志》又记载:年6月,革命军回师广州,军阀陈炯明残部重陷海丰城,故居遭焚毁,只遗下墙基。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围墙加以保护。年7月7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该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得趣书室)。年,国家文物局拨款15万元按原貌重建,并陈列彭湃烈士生平文物展览。现在,彭湃故居正以新的面貌公开开放,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瞻谒,也写下了许多优美诗词。

彭湃(—)广东海丰人。中国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出身地主家庭。年东渡日本求学,年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反帝爱国活动。年参加早稻田大学激进青年组织——建设者同盟。十月革命后,开始研究社会主义学说。

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7月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农民运动讲习所,他曾担任第一届和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

年7月在中共六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中共东江特委和潮梅特委合并为东江特委,被指定为书记。同年冬,调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

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30日壮烈牺牲于龙华的上海警备司令部内。中国工农红军曾建立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以志纪念。

17、陈炯明[将军府]

将军府,位于海丰县城博约街东侧,与此街门牌25--27号故居对面。于年由其叔父开庭主理,在祖业屋地起建将军府,由漳州建筑师承建。主楼三层,西式建筑;宽三间17米,深长25米,占地面积平方米。楼上楼下前廊为圆柱跨拱结构。坐北向南,楼后有后园,长10米,宽25米。东西两侧隔着通巷,属水泥结构阳台式厢房圈护,并在楼后东西两角各建一间双层小阁楼式哨房,两哨房之间架设天桥,卫兵可在哨房及东西两侧厢房阳台往返行走。主楼前面为庭院花园,院中心置一攒尖顶凉亭。亭西边设假山,种花草,亭东边有鱼池,池畔种杨柳等树;亭南北两边铺设石路,北通主楼大门口,南连会客厅正门。会客厅西门前有一小花园,花园西墙,开有圆形大门,面临博约街。大门口周边装饰西式精美线条和花纹。该故居占地总面积平方米。陈炯明与妻黄娥(云)住二楼东边前面房间;其母杨太夫人住东边后面房间。西边前面房间,是二女儿碧瑶与五女儿美瑶卧室;后面房间系长子定夏及保姆居所。楼下前面东边由其叔父开庭、婶母潘氏居住,后面房间用作书斋;西边二间房,为大女、三女、四女及其女婿备设房间。两边厢房作为工人、卫兵住房。

陈炯明(—)字竞存,海丰县联安白町村人,清末秀才出身。年加入同盟会,年参加辛亥革命。与邓铿率循军起义于惠阳淡水,后任广东都督、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等职。年因与孙中山政见分歧,被撤职,盘琚东江流域,至年被东征军击败,年病逝于香港,年3月归葬于惠州西湖(鳄湖)西畔寺背村紫薇山上,其墓坐西向东,寓意生死亦系家乡。

  陈炯明墓室均以水泥混凝覆盖,封土呈穹窿状,高⒊6米,直径⒎5米,墓堆四周用水泥混凝砌筑2米高的墓墙,南北长14米、东西长⒓5米,墓前筑立碑亭,通高7米,四边以圆柱平顶构成碑亭,亭座共6级,底层南北长7米,东西长6米,逐级向上收缩。亭内竖立花岗石碑,碑高⒉7米,宽1.05米,厚0.3米,正面系章炳麟篆书题写的“陈竞存先生墓”六个字,碑右落款是行草书“章炳麟题”及篆刻“章炳麟印”的印章。墓前是享堂和广场、右侧建有紫薇山庄,以供祭拜者和游人品茗憩息。墓道依山由西向东筑成台阶直接鳄湖水边的泊艇码头,有“紫薇山庄”木牌坊,墓园林木成荫,气派非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ly/1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