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山,我的心灵花园

童晓燕/文

玄武山位于陆丰市碣石镇,也叫元山寺,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很多人说起玄武山首先想到的便是拜佛。元山寺内供奉有玄天上帝,至今还有“武当飞来”的牌匾。但寺里同时也供奉释加牟尼、观音菩萨、弥勒等佛像,因此元山寺兼有道教合一,释道汇流的特点,世所罕见。在海外华裔、特别是闽南语系的港澳台同胞中享有盛誉。每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成为粤东旅游胜地。但对于在小镇里土生土长的我来说,玄武山的存在远远不止于它是一个旅游胜地这么简单。于我,它更像是一个港湾,一个归宿。小时候,经济拮据。父母日日为生计奔波,根本无闲暇时间带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去玄武山看看走走。第一次进玄武山,是在小学4年级。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迷迷糊糊到的玄武山。那时候的世界很小,小到我以为玄武山就像北京城那样大。小到我以为村子外的世界都是玄武山。当我驻足在南门那一刻,我的心徒然被雕刻着"玄武山"三个巍然大字的大门深深震慑住,就像被施了魔力一样被吸引。以至于十多年后的记忆仍是那么深刻。玄武山南门是一扇工程宏伟的石门,由四根廊柱支撑中间开出三个门洞。柱前四只石狮子气势威严,竖起耳朵直勾勾的盯着前方,守卫着这一片神圣的净土!柱子上重斗叠拱,雕梁画栋,花鸟虫鱼,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我睁着好奇的眼睛探寻着玄武山的一切,心里是难以言喻的轻松与豁达。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住在玄武山旁边,这样就可以天天来看看了。那时候不懂那是怎样一种渴望,现在想来大概叫:归属感。

后来上了初中,母校碣北中学就在玄武山附近。中午时常常背着书包,总会去玄武山走逛逛,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玄武山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设计成了一座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宫殿群体。建筑格局卫多组四合院对称式,坐北朝南,卧岗面海,依山递建,其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计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厅堂、院落,在右庑廊、方丈厅和僧房等建筑99间。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足记,每一个殿堂每一尊佛像每一个树都是我捕捉的对象。每一处亭台楼阁都令我流连忘返。每次去我都首先循着南门进到前殿,这里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前来拜佛的人摩肩擦踵,男女老少手持清香,或念念有词或神色自若,虔心辑拜。《大悲咒》的梵音从四周传来,纯净得如山涧里的涓涓细流。尘俗的七情六欲在这一刻被驱散。双手合十跪于佛前,深深的吸一口气,满满的檀香在你的五脏六腑中自由穿梭。灵魂已被带入一种前所未有的静谧中。处身于信徒的呢喃细语,倾听对人世的期盼。一种信仰穿越了千百年,依然在红尘被津津乐道。唯有神佛,沉默不语,静静聆听着祷告,给予众生以无形的力量。迷茫时,我总是在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拜完佛,便会进入公园里走一走,福星塔就屹立在元山寺的中心点。福星塔又叫"玄山塔",从塔顶极目而望,整个碣石尽收眼底,建筑高低交错,一颗颗大树点缀期间,绿意央然。远眺可见浩瀚的大海,它历来是南海碣石湾的导航标志,有“佛灯引明”之称。该干塔为八角形,共3层,高18.8米,塔基周长24米,共用多块规格的花岗岩叠成,是一座巨形明清古艺建筑。塔内有螺旋石梯。拾级而上,第一层是“三元宫”,第二层是“文昌殿,第三层是“魁垣”,塔的每层四周群龙含珠,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数只铜钟挂于顶层,风吹叮当作响,声清韵圆。底座四周刻有飞禽走兽,逼真活脱,特别是前面含珠的石狮,更是活灵活现。旁边一块巨型花岗岩写着:"山不在高"四个大字。是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顺着塔的台阶而下,正前方一面墙,墙上雕着一条腾云驾雾的金龙供信徒辑拜。四周已被常年缭绕的檀香熏黑,但是龙的面部周围确格外的金光耀眼。据说摸了龙鼻能带来好运气。大家便纷纷效仿,也就成了如今这模样。每次摸龙鼻我都忍不住在两个鼻孔里多扣几下,指尖磨砂着光滑又清凉的铜孔,愉悦感油然而出。斋菜馆位于福星塔下侧,读中学时有次一个人在里面瞎逛,经过二楼时看到里面有叔叔在写毛笔字。墙上挂满了书法和中国画,草书、行书、隶书、楷书,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等比比皆是。书法家叔叔邀请我参观,那是我第一回接触书法,颤抖的握着毛笔歪歪斜斜的在宣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像是认真了画了几个符。我搔搔头不好意思的看着哈哈大笑的叔叔。那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戴着厚厚的眼睛仍藏不住一身气宇轩昂。此后也常来看书法家叔叔写字,交流。叔叔送了一幅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如获至宝,兴奋不已。一直放在家中收藏着,时不时拿出来瞧瞧。直到搬家倒被母亲收拾掉了。想必自己喜欢写毛笔字的兴趣也是由此而来。到了初三学习稍繁重便许久没去。等再进到斋菜馆时那里却始终大门紧闭,几次经过都失望而归。想必是换了场地了吧?现在每次经过斋菜馆我都会想起那个叔叔。心里是说不出的空荡,像丢了什么。福星塔往后皆种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沿着环形的林荫道一路漫步,一个个火红的灯笼挂在树上,鲜艳夺目。两旁种着高大的槟榔树、许愿竹、木棉树、菩提树等一大批我叫不出名来的树种,往上还有种着荔枝、龙眼、芒果、和无花果等多种果树。往下则是大片大片的草地,草地上的灌木被花匠修裁成各种形状,美不胜收!

      

最爱木棉开花,看着一朵朵火红色花朵挺立在枝头上,就像一个个骄傲的公主。风一吹,树上的木棉花哒哒掉下几朵,春天木棉花的季节,满树的红花,开的格外的艳丽!它的叶早就在开花之前落光了。对于木棉树我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喜欢木棉树就像喜欢偶像一样带着敬畏和痴迷。大概从初中第一次看到木棉树起就这样,每次看到木棉树都要驻足仰望一会。木棉树通常能长到三四层楼那么高,粗壮的树干就像白杨树那般坚挺伟岸!等这些花落了,这树上就又该结出像梭子一样的果实来了,然后果实熟透了就会蹦裂开来,白色棉絮夹杂着几粒黑色的小种子满天散开,跟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荡。风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生长的地方!每次到玄武山看到木棉花心里总是萌生出许多感慨,可是究竟在感慨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品里有二句感慨台词:不像考卷所有复杂困难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解答,真实人生里有些事永远也没有答案!夏天,是玄武山最热闹的时候。白天,人们在树下的石凳上乘凉休息。小鸟躲在暗处看着导游手里拿着一面旗子,声行并茂绘声绘色的讲述着玄武山的历史,叽叽喳喳讨论着又是从哪来的一批游客。蝉鸣悠悠的叫着夏天。老人们三三两两凑成一桌或打扑克牌或下着象棋,慢悠悠的消磨着时光。几个调皮的少年,时不时偷偷爬上果树摘下几颗果子来尝尝鲜。玄武山里的果树是不会喷洒农药的。有时候被管理员看见追着过来训斥,少年们见状一股烟儿全溜走,好不快活。初中时,有一回跟同学过来,见着树上的无花果已成熟,垂涎三尺。偷偷的用雨伞打下来不少,一边捡一边偷乐。这时候管理员从后面骂骂咧咧快步赶来,吓得我们几个花容失色,把手上的无花果一扔,跑得比兔子还麻溜,连书包都来不及拿走。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会忍俊不禁。为了那年少的时光,也为了玄武山给的美好。晚饭过后,这种热闹被推到了最高点,到处都是人。穿着运动鞋慢跑的,带着小孩玩耍的,手牵着手躲在暗处约会的,拖家带口散心的,或独自一人塞着耳机线的,慢悠悠打太极的。边上还有好几队跳广场舞的大妈,穿统一的服饰扭统一的动作,喇叭的声音震耳欲聋。原来清净的公园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来,热闹非凡。若是碰到节日,公园里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年岁渐长,于我,对玄武山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沧海桑田,岁月把玄武山揉捏成今天的模样,岁月,也把我糅合成现在的样子。多年来,我的迷茫与信仰,在这座佛光万丈的寺院里沉淀,它在变老我在长大,天天接受着风吹雨打。

?推广?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xw/1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