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孙唯

年,广东高校一边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而努力,一边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按下“加速键”。回顾广东高校这一年——春天,科研工作者播下“天选之稻”,为水稻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播撒了希望的种子;夏天,运动健儿闪耀东京奥运会,摘金夺银捷报频传;秋天,“小萌新”们入驻新校区,享受高等教育持续发力的“红利”;冬天,党史学习教育依旧“冒热气”,激发师生奋进力量……

从总体来看,广东高等教育今年正处于持续建设、全面发展的时期。全省21地市高校全覆盖、新一轮“冲补强”公布、《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正式发布……广东高等教育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关键词:政策引领持续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年,广东实施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旨在着力解决广东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年来,广东各高校的实力均有显著增长。8月,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广东共有14所高校进入全球领先的所研究型大学,上榜高校总数全国第3。

在前一轮“冲补强”的基础上,年,广东推出了新一轮的“冲补强”计划。在本轮“冲补强”建设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成功升格为重点建设高校;原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的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同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增为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中,新增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开放大学。至此,本轮“冲补强”重点建设高校共13所、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共13所、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共8所、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共13所,合计47所。

11月1日,《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十四五”期间,广东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毛入学率提高到60%。《规划》提出,到年,广东力争新增1至2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规划》还提出,深入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全覆盖广东实现21地市本科高校全覆盖

今年,广东省统筹推进新建11所高校(校区),实现本科高校在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补齐粤东西北高等教育发展短板。广东高校发展势头强劲,部分高校已“喜提”新校区,部分新兴高校正有序筹备中,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年9月12日正式迎来首届新生,填补了汕尾市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空白。该校区一期布局建设职业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商学院等相关教学科研机构。未来,华师和汕尾市将依托汕尾校区进行深入合作,整体提升汕尾和粤东地区师资队伍水平,推动区域基础教育质量高质量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揭阳市第一所本科高校——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也于同日迎来“小萌新”。作为广工的组成部分,揭阳校区与广工高水平大学办学定位保持一致,并瞄准广东省先进材料、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集群,致力于新工科建设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在教学上,智慧课堂、智慧管理让揭阳校区学生可以跨校区互动听课、听讲座,即将投入使用的5G+云AR虚拟课室,学生头戴VR虚拟头盔,就可以如临其境般体验本部课堂。

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也于同月迎新,让当地学生实现就地读大学。广金把最有优势、最前沿的学科——9个二级学院、37个专业安排在清远校区。同时,清远校区采用“2+2”的办学模式,即大一、大二学生在清远校区学习,大三、大四在广州本部学习。广海大阳江校区年已同步启动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学位层次的招生,首年开设7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此外,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包括校园建设、人才招聘在内等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序推进,正在向着年9月开学的目标稳步迈进。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将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创新学术架构,推动融合学科发展;推动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推动知识转移创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以新科技孵化新兴产业,使其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校健儿闪耀奥运创佳绩

今年,华工、暨大、华师、深大等高校的运动健儿“组团”亮相东京奥运会,他们在赛场上一次次实现突破、获得佳绩,回归校园后还将奥运经验带给师生,助力体育事业、教育事业发展。

来自暨南大学的谢思埸获男子单人3米跳板、男子双人3米跳板“双冠军”;深圳大学的杨浚瑄和汤慕涵携手打破女子4×米自由泳接力世界纪录并夺冠;深大乒乓球俱乐部队员陈梦、孙颖莎包揽乒乓球女单冠亚军,两人同时斩获女乒团体冠军……

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xw/2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