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障房建到汕尾去这样的政策没干货很
一、背景:深圳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保障房!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许锦光提交了《关于调整和多渠道发展保障房建设的提案》,建议土地空间有限的深圳向周边城市延伸,通过城际合作解决保障房建设问题。 而近日,市住建局回复称:正在扩大人才安居政策覆盖范围,目前正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鮜门、鹅埠各规划一个深圳保障性住房基地。 二、评论:异地保障房想赢得掌声还需要更多“干货”! 去年12月,市住建局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成为继市规划国土委之后第二个与合作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的深圳市职能部门。这份协议在住房制度改革和保障方面曾亮出一堆“干货”。一时间,将深圳保障房建到深汕合作区,成为大家最关心的民生类话题。 在今年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建议土地空间有限的深圳向周边城市延伸,通过城际合作解决保障房建设问题”的提案,认为向周边城市延伸发展保障房建设的建议非常有创新性、前瞻性,对于破解深圳土地紧缺问题有积极意义。 今后,深圳保障性住房将建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鲘门、鹅埠地区,然而在市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建设布局问题上,政府及相关单位在信息披露方面,却少之又少。 扩大人才安居政策覆盖范围、与周边地市合作建设公共住房本是好事,那么将深圳保障房建到深汕合作区,如何吸引企业和人才落地深汕特区?哪些企业与人才符合落地标准?未来如何解决双城通勤的交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仍是一个未知数。 实现异地保障房安居,一方面需要借力深圳,推动深汕特区的综合生活配套设施的全面升级,解决人才异地住房需求。只有补齐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的短板,才能从根本上解除保障房的供需矛盾。 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深莞惠之间交通设施的互通建设,完善深汕高速、国道、城际轨道、铁路快线等保障建设,坚持交通先行,方便市民出行。 再次,城际合作需要建立合理有序的管理体系,优化保障房规划流程,在保障房建设、维修、租售、管理方面,落实责任,实现政务服务的正规化、公开化与信息化。 最后,跟深圳一体化发展,做好企业服务与人才服务,营造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与生活环境。 作为深汕合作区的“落地年”,深汕特区正处在从谋篇布局向大建设转折的关键时期,考验两地高水平、高标准的谋划能力。 作为深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深圳约60公里的深汕合作区,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想要赋予其强大的竞争力和持续的生命力,就应该发挥其对于深圳的经济民生互补作用,在交通出行、城市功能、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两地互为依托,互为保障,一体发展。 三、延伸:部分网友认为建设异地保障房纯属“耍流氓”! 就在今年的4月18日,市住房保障署成立。其负责人当时宣称“能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推动异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也是解决用地供应的途径之一”,“充分发掘与我市接壤的东莞、惠州乃至深汕合作区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潜力,在这些地方集中建立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项目”。 不少网友认为原特区外的千疮百孔民生欠账还嗷嗷待哺,出行不便,教育短缺,医疗空白,这个时候去谈把保障房建到东莞惠州去,能说这就是一种耍流氓吗? 《为什么深圳的保障房要建到东莞惠州去?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 ————End———— 对深圳将在深汕合作区建设保障房,你有什么看法? 对如今保障房的分布以及建设进度,你还有什么意见? 下方,等你来发言! 留步做个调查,安居多点希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ys/16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事,丢失22年的汕尾孩子回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