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在周总理留下足迹的兰湖村合影

▼▼▼

上周日,“汕尾文化之旅”走进南塘镇,汕尾日报社和陆丰市委宣传部组织了五十名作家重踏周总理留下的足迹,寻找名人温源宁故乡,探访红色遗址,古老村落文化。作家们都说此行进一步了解了南塘,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寻找温源宁的故乡

首站走进响溪尾村,据说这里是民国时代文化名流温源宁的故乡。

温源宁(年-年),广东陆丰人。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年起,历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英文组主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系讲师等职。年起,与林语堂、全增嘏、姚克等合编英文文史月刊《天下》。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年被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年起任国民政府驻希腊大使。年以后定居台湾,直至去世。

温源宁精通英语,古希腊语、现代希腊语、拉丁语、法语都很有水平。他早年的学生、文化大家钱钟书说老师“那枝生龙活虎之笔到处都辨认得出”。其代表作《不够知已》流行颇广。

温源宁是陆丰人是确凿无疑的,但究竟是陆丰哪个镇的,迄今仍无定论。

响溪尾是一座造型独特的围寨,四面围墙,一个寨门,寨门外的阔埕上竖立着五座旗杆硖,寨内为三街六巷格局。据村人介绍,该村出有举人温觐威等,温觐威官拜云南布政司都事,回乡建了这座围寨,其中有座古民居门额上还留存“大夫第”字样。

作家们观看了三街六巷里的古民居,拍摄了寨门、门楼、木窗、木结构、石门斗、木屏风、石门墩,并谈论了温源宁,各自都有收获。

古色古香建宁寨

走进建宁寨,首先吸引作家们目光的是历经风雨剥蚀、依然挺立的古寨墙,建宁寨俗称篮仔寨,村人皆姓黄,清康熙年间,由黄氏先人黄希周、黄希召兴建,据说建造时间长达16年之久。

建宁寨内建筑面积约60亩,寨墙呈四方形、总长约米,后面寨墙高约5.3米,前面寨墙和两侧寨墙高5米。墙基部分宽1米,顶部部分宽0.8米。据传:寨墙主体都用三合土夯实,添加糯米和红糖精筑而成;故寨墙迄今坚固耐久。墙体设有碟口和炮眼,可御外敌。在东西南方位设有三座寨门;寨门呈陡型、设有石殿梁、涵槽等防火防袭机关,寨门内分设底层和顶层,顶层选用古杉木铺垫而成,顶部设有墙头城堡制高点,可首尾互应,起信号以防御外侵。

寨内的民居建筑群,以黄氏家祠为基点向后方及左右扩建,层叠有序。五条主巷道名称为“东畔巷、白糖巷、楼巷、中巷以及西畔巷”,与寨内四周道贯通,民居结构别具一格:中巷正厝座以“九间过厅”为特色,正中厅双侧厢房,两侧走廊火巷同样以主厅厢房互拱正厝座及天井,结构宾主分明,座座相连、相扣,每座一井,可从首座入、尾座出。

建宁寨黄氏人才辈出,黄氏家祠前面竖立着七座旗杆硖。据传,黄氏家祠落成后,邀请大才子宋湘题写匾额,但宋湘只挥毫题下“黄氏家”三字,留一“祠”字待其主人补题。

重踏周总理留下的足迹

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恩来、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等伟人都曾在海陆丰留下足迹。在海陆丰人民的舍命保护下,这些伟人无一损伤,在停留一段时间后全部安全撤离,奔上新的革命征程。

作家们来到了南塘镇兰湖村、新寮村,听村民们讲述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两村停留的红色往事:兰湖村、新寮村位于南塘西南面十公里、碣石镇北面十公里山岭脚下,和邻近几个小村落统称为“岭下”,比较偏僻、地瘦人贫,但群众基础好,革命热情高。年10月13日,周恩来有病在身,在叶挺、杨石魂等人陪同下进入南塘,在南塘区李厝乡农会干部李祖升、李祖怀、李茂平护送下,由南塘区商会会长郑绪文接到了兰湖村,住在村民郑端阳的茅屋。14日,村民郑阿健带着杨石魂的信到金厢区联系黄秀文,下午得到黄秀文的回信,说已做好迎接周恩来的准备。当晚,忽有情报说有反动武装由碣石向“岭下”方向行进,因此立即将周恩来同志转移至新寮村,当时周恩来病得很重,坐上用竹椅做成的“轿子”,由村民郑妈葵、郑妈均、吴成等抬着,住在新寮南塘区区委副书记兼通讯连连长郑乃宽家。15日,决定转移到金厢镇,途经过路溪村时,郑阿健突然迅跑回来报告:“前面有敌人,约有几十人从右侧面走过来。”叶挺立即进行指挥,利用地形让周恩来的“轿子”隐藏在大石后面。一会儿,约一个排的反动武装从大路通过,往碣石方向而去。有惊无险。敌人过后,大家又迅速赶路,到达大岭顶时,金厢区的农民武装十多人已在岭上等候。周恩来安全撤离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得知消息,率武装闯进新寮村,打死了郑乃宽,并烧毁了新寮村。

解放后,汕尾市党和政府对兰湖、新寮多次关怀,曾于年拨款35万元,在新寮村兴建14座“安居民宅”。

厚重人文供欣赏

作家们当天还在南塘华山寺、丰湖观、环山古寺采风。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已成为当地村民消夏避暑好去处。

华山寺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前,至清朝道光戊子年重修,并扩建东西二厢和后殿。原寺内保存有明朝木雕“天后圣母”等大小神佛像41尊,木匾15块,石刻、碑碣、禁令35块。有郡县太爷理妥市令,有浙江省鄞江县敬送的石狮,还有禁山令、禁戏台令、清朝地方机构编制、兵制等石刻,现存古碑帖7帧,还有明朝青花仿古瓷盘、唐朝开元通宝古钱币等文物多件。这些文物对研究明清民国各时期贸易、民情风俗、军事驻防、建筑艺术、碑刻雕塑等沿革情况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四柱湖丰湖观位于五峰山旁,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大革命时期,邻近乡村参加革命的红军战士、赤卫队员遭受国民党追捕时,曾躲进该观,在道士、道姑掩护下安然无损。解放前夕,我党曾利用该观演戏的机会,用戏台作讲台,向群众宣传党的解放政策。

环山古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是陆丰唯一一处石窟寺。年,日寇南败至此,曾盘踞该寺达六个月之久,寺内木刻和大部分石刻及禅房、套间被洗劫一空,只余三尊佛像。

汕尾日报记者沈洛羊

—————汕尾日报新媒体—————

主流媒体权威发布

点开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ys/1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