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汕尾陆丰市主动抢抓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纵深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集聚陆丰、乐业陆丰,为陆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倾力打造创新平台

拓宽招才引智“新载体”

围绕吸引集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陆丰市委人才办牵头多部门联合企业打造了海工基地、康佳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平台,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提升对高端人才、高端项目的吸引力承载力。

同时,该市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优势,对接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积极开展农业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活动,由高校专业科技人才“揭榜”挂帅指导本市农业科技企业项目需求,着力破解农业科研布局与农业生产实际“两张皮”问题。

年以来,陆丰市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研发中心2家、市级研发中心37家,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并在全市建成1+21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推动名驻镇帮扶工作队员、59名“三支一扶”人员和21名金融助理入驻,运用“柔性引才”,引进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省市专家学者加入人才驿站,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农业农村发展、承担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为留住本地大学生人才,陆丰市委人才办牵头市教育局搭建陆丰籍大学生“陆雁归巢”沟通平台,抓住春节等大学生返乡黄金节点,在全市6所重点高中学校先后举行10场座谈会,动员返乡大学生回陆丰就业创业。

依托“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陆丰市还建立了汕尾地区首家“三项工程”综合型技能培训基地,全链条推进“保民生、促就业、育人才”,以人才培育促就业创业。年,全市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人次,带动就业创业余人。

擦亮打响陆丰品牌

释放吸聚人才“云效应”

近年来,陆丰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构建“1+5+13”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体系,在全省积极打造了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陆丰样板,获得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四个“国字号”荣誉,并代表汕尾出征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争霸赛,陆丰裂变发展、蓝色崛起成效初显,新形象新品牌逐步呈现。

在此基础上,陆丰市持续放大品牌活动聚才效应,提出打造干事创业的“大工地”、投资兴业的“大宝地”、宜居宜业的“大福地”口号,依托现有电力能源、临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新兴支柱产业,积极组织明阳智慧、南海海缆等重点企业开展各类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余个。

品牌就是力量,品牌聚集人才。今年元宵节,陆丰市成功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节”暨文旅项目“三个一批”活动,借助民间文化节、美食文化节和景观示范带文旅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为该市带来人才流量。同时,其还举办年人才招引专项行动暨“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系列招聘活动,采取“现场交流+直播带岗+精准对接”形式,吸引了50多家企业集中揽才,提供包括机械工程师、会计、项目经理、新媒体运营等优质就业岗位多个。

优化创新人才机制

夯实聚才留才“硬支撑”

“基层要有足够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吸引人才走进基层,留在基层。”陆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腾远说。

近年来,陆丰市通过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健全留才机制,完善留才政策,落实留才待遇,让人才办事无忧、发展无忧、生活无忧。

例如年,陆丰市重新修订《陆丰市人才计划》,出台《关于推行人才房票的工作方案》《陆丰市人才房票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健全“1+N”人才机制,搭建高层级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用诚意满满的政策“筑巢引凤”。数据显示,去年陆丰市引进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名,大学生名,并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团队工作站和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除此之外,陆丰市还不断深化“才聚陆丰智赢未来”人才工作品牌,依托上海外滩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立足凝聚人才、服务人才、发展人才的功能定位,打造陆丰市人才公园,成为陆丰宣传人才政策的新载体、人才交流的新桥梁、人才服务的新窗口。

意诚方聚才,才聚则业兴。当前,陆丰正以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积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之城夯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汪旭莹

陆组宣

汪旭莹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ys/2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