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实践队伍在金厢银滩召开研讨会。

陆丰七夕青年人才交流交友活动现场。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树千金”团队研发的智能除草机器人。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一个个风华正茂的高校毕业生,正成为一线建设最亮丽的风景;一群群青年才俊走出象牙塔,成为播撒在各处的中坚力量……恰同学少年,他们在陆丰大地上恣意挥洒才情。

今年以来,围绕中心建设任务,团陆丰市委主动当“红娘”,以“双百行动”驻地高校为重点牵线搭桥,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为主要导向,深化实施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打通基层需求与高校资源供需对接服务机制,积极为陆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文:南方日报记者彭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双百行动”搭台

让专业人才对接陆丰所需

“人才订单”已不是新鲜词汇。近年来,在陆丰,基层与高校“联谊”,实行一对一“个性化定制”已成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向。围绕省市“双百行动”工作部署,陆丰市镇两级提出需求项目52个,并与省内各高校达成37个结对项目,越来越多的“人才订单”成为基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默契。

正是在这样的人才机制下,“科班学子”们为陆丰这片土地带来勃勃生机。日前,团陆丰市委联合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科趣乡行”师生实践队伍到金厢镇金厢社区、博美镇蛟溪村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项社会实践,实践队伍就校地结对帮扶、科技助农等工作与村委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蛟溪村贝贝南瓜、铁皮石斛及红松茸种植试验田等,了解蛟溪村在农业除草、农药喷洒、采摘作业等方面自动化技术支持的需要。在金厢镇金厢中心小学,实践队伍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科普课堂……

不仅如此,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师生还成为非遗文化“推广大使”。他们走出课堂,到碣石镇、甲子镇和东海街道了解非遗项目的产业现状、经济文化价值等,用镜头将陆丰非遗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并利用专业和所学助力非遗传承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3月底,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流行音乐系师生前往汕尾陆丰市甲子镇,开展绿美生态植树活动,并于当晚举行了一场四季音乐会。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张剑滨说,对学校而言,音乐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精神成长上铸就了双重硕果。对于陆丰老区的观众来说,高校学子的精彩演绎,将新时代的文艺气息无声地渗透进观众的心田,既提升了百姓的文化生活质量,又发挥了凝聚民心、共筑共识、汇聚力量的积极作用,为“双百行动”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地合作是学校育人和学生躬行实践的需要,也是地方、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青少年成才就业提供了平台。

“双百行动”的开展,为高校学子搭建了一个与陆丰市交流合作的平台,广大学子们以自身学校为依托,将自己所学的本领发挥在陆丰市的发展建设当中,陆丰市也可以结合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合作高校进行研讨互动。

优质岗位引流

着力开展人才引进活动

近期正值毕业季,陆丰市甲东镇一场主题为“职引未来筑梦青春”的专题招聘活动,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这场活动由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陆丰市人社局举办,“职业规划+专题招聘+政策咨询”的形式引得不少青年人才驻足恳谈。

让有才能者返乡就业创业,让在外青年和乡贤成为充实本地人才库的有力力量,充分发挥人才“领头雁”作用,陆丰激荡起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池活水”。

此外,陆丰还着力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和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为大学生提供一批优质实习见习岗位,吸引大学生来陆丰,鼓励动员陆丰籍大学生返乡实习见习就业。

为更好落实青年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陆丰市还充分用好“共青团陆丰市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yw/2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