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东的小小说发展呈现出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创作与理论批评齐头并进,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和批评家。尤其是年7月广东小小说学会成立以后,广东小小说更是日益呈现出崛起之势,渐趋形成了“广东小小说现象”。为进一步展示广东小小说创作和理论批评风貌,推动广东小小说繁荣,广东小小说学会   李济超,年5月生,广东陆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汕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陆丰市作家协会顾问。做过工人,当过厂长,现服务于《汕尾日报》社。

  八十年代始陆续发表小说作品,曾在报刊开设过个人小说专栏,出版有《济超小小说选》《尴尬世事》《乖鱼》《海殇》《乡镇故事》等多部小说集。编撰非遗专集《陆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编《陆丰作家作品选》等。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过全国小说(小小说)年度奖或全国廉政小说大奖赛优秀奖,有多篇小说作品被转载或收入文集。

  广东省第二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曾被评为“中国地市报‘走转改’先进个人”“全国城市党媒百名优秀新闻工作者”。

李济超小小说三题

01

乖鱼

  这个季节瀛江一带盛产河豚鱼。这个季节,徐镇长最怕接待上级领导,因为这时候的河豚鱼个大、肉嫩、鲜甜,领导喜欢吃。

  河豚鱼在瀛港镇叫“乖鱼”。瀛江边长大的徐镇长当然知道“乖鱼”虽然味美,但卵巢、肝脏和血液有剧毒,毒素比氢化钾要高出近千倍,30分钟内可使人中枢神经麻痹,0.1克就能把体重10公斤的狗毒死。徐镇长还知道《本草纲目》这样说过,“乖鱼”味虽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有一次他自已就曾经险些吃出了事。

  打那次以后,得知领导要来,徐镇长心就发怵,胸中便涌起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情。因为领导们偏偏喜欢吃“乖鱼”,一位领导说,“《药典》有载,‘乖鱼’,古称侯鲐,能补虚、去湿,生精补气。”因为为了领导安全起见,他都得如履薄冰先尝要命的第一口,直至觉得没事才让厨师端上桌。

  这天,徐镇长刚上班,就接到县政府陈秘书电话,陈秘书告诉他,后天周末,刚从山区调来挂职的金副县长要下来。陈秘书还特意吩咐,金副县长可是头一次到瀛港镇,他没吃过“乖鱼”,你就准备准备吧。

  当夜,徐镇长又辗转难眠了。

  翌日一上班,便让外号叫“小丁子”的小丁看出了一脸忧郁。只见他问明事由后,思忖片刻,就神秘兮兮地对徐镇长说:“找一个人先尝试一下不就得了。”

  “这太缺德了,再说时间又紧迫,要让谁先尝呢?”

  “那还不容易,码头边就有一小饭店的厨师烹制“乖鱼”的手艺是祖上传授的,听说历来从未出过差错。如果能请他出手就好了……”

  “厨师久经沙场,时间长了说不定会产生抗毒性。唉,要不先了解一下吧。”徐镇长说着,让小丁上车跟他前往小饭店。

  车刚一出镇政府大门,离镇政府不远一个破旧窝棚内的一老一小两个蓬头垢脸的乞丐引起了徐镇长的注意。领导必竟是领导,脑灵敏、点子多。此刻看到这两个乞丐,就有了主意。

  翌日中午,徐镇长让小丁把煮好的“萝卜乖鱼汤”悄悄送到了窝棚。“老人家,天气炎热,我们领导知道对你们关心不够,今天特意让我送些鱼汤来慰问你们。”小丁用充满温情的语调关切地说,“热增三分鲜,你们就趁热吃吧。”

  小乞丐对小丁的到来异常感激,立即伸出脏兮兮的手接过饭盒一边不停地道谢,一边招呼在睡觉的另一位年轻乞丐……

  小丁逃也似地离开窝棚,然后在不远处找个地方蹲了下来,悄悄观察窝棚里面动静……临近傍晚,他终于看见小乞丐剔着牙签从窝棚走出来,随即高兴地打电话向徐镇长报告:“乞丐已剔着牙签走出来了,应该说明安然无事。”

  当晚,招待领导的菜肴均以“乖鱼”为主题,喝的是该镇当下最眼热的据说能还男人雄风的海马泡人参、鹿茸等补品的“海马酒”。宴席一开始,徐镇长就不停地拿着不锈钢勺子为客人盛汤,还笑容可掬地一个劲介绍着:“这是‘豆酱姜丝炒乖鱼’、这是‘土鸡猪脚炖乖鱼’、这是‘油炸乖鱼’、这是‘萝卜丝焖乖鱼’,这些都是瀛港镇‘乖鱼’特色吃法,大家放心吃。”

  这时,不知谁背起了苏东坡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对对,正是‘乖鱼’欲上时,动手吧。”金副县长应声同时小心翼翼地搛了一块鱼肉送到嘴里,还没尝出鱼的味道,便自言自语地说,“咦,这‘乖鱼’皮怎么那么多刺呀?”

  “‘乖鱼’主要就是吃它的皮。‘乖鱼’皮比一般鱼皮要厚得多,全是胶原蛋白。就是蛋白质呀!”徐镇长装出见多识广的神情,“我来教你怎么吃‘乖鱼’。”说着,用筷子搛起一块儿鱼肉,然后翻转过来,把鱼刺裹在鱼肉里面,“看见吗?就这样吃。”

  于是大家便学着徐镇长食法,开始敞开胸怀推杯换盏,大块朵颐了。一时间房间里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席间,有人还讲起了吃“乖鱼”和“海马酒”引发过许多诙谐幽默房事的荤话。金副县长更是吃得拍手顿脚赞不绝口,美美地说:“‘乖鱼’肉嫩味美,汤水鲜甜!难怪被美食界称为‘貂婵’,越危险越是引人垂涎哟。”临结束时,他还摇头晃脑作了一番评点,“余味不绝如缕,口中又鲜又绵。吃了‘乖鱼’,别样无味。”

  最后,领导们终于吃饱喝足,打着余味无穷的饱嗝往轿车一钻,一溜烟地绝尘而去了。徐镇长也终于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

  望着领导们车子完全消失在黑暗中,一直躲在窝棚里观察的小乞丐急不可耐地摇醒酣睡的老乞丐:“大叔,别睡了,当官的都安全撤了,该我们放心开吃了。”说着,讪笑一声,“哼,想拿我们当试验品,比‘乖鱼’还毒……”

02

 流氓丈夫

  夫妻俩同在一座城市里打工。男人在一家塑料厂干活,女人在一户有钱的人家里当保姆。女人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因为她知道村里出来的好多女人都还没有找到事情做,更何况在这冬天温暖、夏天凉爽的有钱人家里,所以,她没有把自已男人也在这城里打工的事告诉这家主人,因为她明白城里人的许多担心,只是偶尔趁主人不在的时候偷偷给男人打个电话说几声。而男人像牢笼里的一只困兽一样,一直被关在厂里做工,日子长了,心里便憋得慌,心里憋得慌就想女人,就俟机逃出来,但就是一直被困着,被困着。

  终于,有一天,男人给女人打“你一个人在家吗?”

  “嗯。”

  “我想过来看你。”

  “不行!”

  “我就想看看你!”男人提高了嗓门。

  “那怎么行,主人打了招呼不让带人到家里来。”女人说。

  “家里不是没有人吗?”

  “没人也不行!”女人匆匆地挂上了电话

  翌日,男人又拨通了女人的“你是住吗?”

  “嗯”

  “我就看你一眼。”

  “不行,家里有人。”

  “我知道家里这时不会有人。我就在你楼下。”

  “那也不行。”女人的语气仍然十分坚决。

  “我不舒服,好像病了!”

  女人听后怔了一下,犹豫片刻,但还是挂断了电话……

  少顷,门铃响了,女人以为是谁,便去开门,没想一身汗渍男人已站在门口,女人愣了愣说:“你不能进来!”

  男人已经嘻皮笑脸地挤进了门。

  “你赶快出去。”女人不安地说。

  男人使劲倒咽了一口唾沫,搓着手:“我想你嘛”。

  “人家主人马上就要回来了。”女人着急了,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把硬将男人推出门外。

  “我知道他们白天上班是不会回来。你就可怜可怜我吧。”男人一脸讨好又挤了进来。

  这下女人真急了:“你再不走我要喊人了!”

  “你喊个鸡巴毛,我才不管,老子是你男人!”男人这下怒了,声调陡然提高,随着上前拽着女人就往沙发上拖,“笑话,老子的女人老子还不能弄!”说着,男人用嘴堵住女人的嘴,同时伸手便要解开女人的裤子,女人拼命地挣扎着掰开男人粗壮的手。

  这时,门“咣”地一声被打开,男主人回家了。此刻他正一脸惊恐地站在门口看着这触目惊心场面。空气瞬间凝固了,男人和女人呆了。蓦然,男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立马握紧拳头,然后像头被激怒的雄狮一样就冲过来:“抓流氓啊……抓小偷啊……”女人反应过来也跟着呼喊起“抓流氓抓小偷。”

  随着,便从楼上楼下涌来一大帮怒不可竭的邻居。男人见状慌乱了,涨红着脸张嘴想说点什么,可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呆呆站着的他正接受着他们的拳打脚踢。接着的警察来了将他带走……

  望着男人捂着流血的鼻子被拷着走入电梯,女人呆若木鸡地傻僵在原地,她不知道该不该上前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知道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此刻她的脑子里一片模糊,心里像是有千万根针扎进去一样。

  男主人心有余悸地对女人说:“幸亏我回来拿点东西,那流氓没伤着你吧。现在小偷流氓很多,以后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女人低着头茫茫然地应着……

  这一夜,女人失眠了,她心里隐隐作痛,她好想去派出所说点什么,可又怕越说越复杂,越说越说不清……想着下午被警察带走时脸色煞白的丈夫,女人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03

  今天是个好日子

  今天是个好日子。

  因为今天局长高升提县里去了,大家要热烈欢送;因为今天原来的副局长荣升正局长,大家要热烈庆贺。因为今天县里从外单位调来了一个很年轻的小伙接副局长的位当副局长,大家也要热烈欢迎。所以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

  在宋祖英“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旋律中,盛大的欢送、庆贺和欢迎晚宴圆满结束了。随后大家齐声唱着“咱老百姓今天真高兴”的歌各自按照爱好分头涌向保龄球场或迪厅或歌厅。他们说,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哪能轻易放过!他们盼望日日是今天呢。

  县城最豪华的“人民餐厅”门口,副局长,啊对了,应该是局长,见到局长,噢对了,应该是县领导了,有点醉醺醺想回家休息的意思,便主动提出送领导回家,领导也欣然应允。

  在县领导家门口,领导一副大将风度地握着局长的手,语重心长说:“咱们共事多年,我对你还是放心的,你对我也是尊重的,这一点,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希望你再接再励,把工作干好,以后咱们在县里,还是有合作的机会的!”

  话说到这坎上,局长自然万分感激。只要老领导在位,自己将来调县里工作,不就是板上钉钉了么,于是他忙不迭声说:“今后有什么事您老照样尽管吩咐。”

  回到“人民餐厅”,局长很领导的先到各处转了转,见大家活动得热火朝天,高兴地大声说:“大家尽情玩,玩开心点。”

  年轻副局长迎了过去说:“大家玩得都挺高兴的。”

  “是啊,认真工作,好好娱乐,这是咱们单位的传统啊。”局长惬意地笑了笑。

  年轻副局长连连点头:“是的是的,我一来就感觉到了。”

  他们正说着,这时,秘书走了过来,悄悄对局长耳语:“都安排好了。”

  只见局长听后点点头说:“那就走吧。”没走几步,局长停住了,回头对站在原地发愣的年轻副局长说,“走啊,一起去吧。”

  年轻副局长不知道要去哪,又不敢多问,只好说:“好的好的,一起去一起去。”说着随他们走进电梯。

  到了四楼,年轻副局长这才发现原来是到餐厅的桑拿部。三人一走出电梯,经理、领班、服务员就都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哎呀,领导,您可有好几个星期没来了。”

  局长笑笑:“我这不是来了吗。”话音刚落,很快两个绝顶艳丽的小姐已分别走到他和年轻副局长跟前,挎起他们的胳膊,“咯咯咯”地笑着说着,然后拥着他们就往包间走去。

  年轻副局长一见,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脸色瞬间煞白,慌忙甩开胳膊:“不不不,我…我…从来没这样过,我…我…不敢…,我…我我…我还…是回家吧……”

  刚要进自己包间的局长一听,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面无表情、语气不高地说:“怎么?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哟。”说着,搂着小姐进包间去了。

  年轻副局长听了,直觉得心打颤得都快掉出来了。他愣了一阵,再也没说话了,只见他低着头,跟着小姐进了包间,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翌日上班,局长专门找年轻副局长谈话,告诉他:“这叫今天是个好日子。当年老领导第一次带他到那种场所时,他当时的表现也跟昨天年轻副局长一样,当老领导对他说‘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哟’时,他也同样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寒粟,同样乖乖地跟着进了包间。你看多年来我跟老领导不都合作得很好,像战友像兄弟吗,老领导不是提了吗?”

  年轻副局长连连称是。

 用形象说话

  ——读李济超小小说

  雪弟

  不可否认,李济超的小小说在我国小小说界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从他作品的内容上说,以《乖鱼》为代表的官场小小说丰富并提升了“官场叙事”的意蕴;以《流氓丈夫》为代表的“打工小小说”因较早   “官场叙事”一直是小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40年来,涌现出了秦德龙、蔡良基、乔迁、周波、王琼华、韦名、范子平、岩泉、徐全庆和万俊华等一大批擅长官场小小说写作的作家。而在这中间,李济超亦是较为出色的一位。他去年出版的小小说集《乖鱼》中,大多数作品均属于“官场叙事”的范畴,其中有不少可圈可点。如《虚惊》以丢失的记事本为线索,经由“老李”一连串疑神疑鬼的反应,把一个胆小谨慎的官场小人物形象写得活灵活现;《今天是个好日子》从唱歌、按摩这些生活的细部出发,通过局长与年轻副局长对待同一事物的具有天壤之别的态度,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一个圆滑、世故的领导形象;《那棵木棉树倒了》采用隐喻的写作手法,借一棵外表健壮可躯干已空的木棉树,暗示出官场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众多冷漠、相互推诿责任的官员在文中纷纷亮相。

  李济超的官场小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无疑是《乖鱼》。首先,标题醒目,吸引人。制作吸引人的标题,是李济超小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局长出事了》《千万别替领导买单》《这年头真会拿人开心》等等,不胜枚举。《乖鱼》的原标题是《领导喜爱吃“乖鱼”》。两相比较,我觉得,“乖鱼”这个标题好。好在它的虚化,而“领导喜爱吃‘乖鱼’”太实了,不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审美思索。其次,题材新颖,且让人触目惊心。为防止金副县长吃乖鱼中毒,徐镇长竟打着慰问的名义让两个乞丐试吃,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公敌;第三,结尾出人意料。我们原以为两个乞丐早就饥不择食地把乖鱼吃掉了,不曾想,两个乞丐十分“狡诈”,他们在领导都安全撤离之后,才真正开吃。这样,小说就以别致的笔调,写出了一场乞丐的悲喜剧,而不仅仅是悲剧。以喜写悲,并未减少批判的力度,相反,它还加重了人们对那些草菅人命的官员的嘲讽。第四,人物形象鲜明。《乖鱼》主要写了徐镇长、金副县长和两个乞丐等四个人物,几乎个个形象鲜明:徐镇长的工于心计;金副县长的厚颜无耻;小乞丐的聪明敏捷。在一千多字的篇幅里,把人物塑造或点染到此种境地,实属不易。

  30年来,官场小小说以深入地描绘机关生活,剖析机关秩序赢得了众多读者,但同时,它也因内容上缺少扩展和深化变得面目可憎起来。置放于这一背景下,李济超的《乖鱼》可谓横空出世,它取材大胆,不仅开拓了“官场叙事”的疆域,而且深化了“官场叙事”的内涵。在我的阅读视野中,还从未见过哪一篇官场小小说比《乖鱼》更为跌宕起伏,震撼人心。其批判的力度和批判的手法为“官场叙事”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在描写农民工的性压抑方面,李济超的《流氓丈夫》也可以称得上一篇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佳作。夫妻同在一座城市里打工,丈夫在一家塑料厂干活,妻子在一户有钱的人家当保姆。有一天,丈夫忍不住对性的渴望,强行冲进了妻子所在的那户有钱人家的房子,对妻子欲行不轨,结果遭到反抗,并被碰巧回家的主人撞上,最终,丈夫被当成流氓抓走了,妻子则呆若木鸡地傻僵在原地。或许会有人认为,这篇作品的情节不太合情理,夫妻两人可以去酒店过夫妻生活啊,难道非要去妻子所在的那户人家?在丈夫被主人误以为流氓时,妻子应主动站出来解释清楚,怎么会不言不语呢?我不这样看。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正是基于他对生活的了解,对底层小人物的熟稔。作为妻子,她不是不理解丈夫的行为,但此时在她心目中,她更看重这份来之不易的保姆工作,因此,她才会拼命地反抗。而当丈夫被误以为流氓时,一个乡下女人出现茫然无措的情况亦在情理之中。至此,一个胆小谨慎而又务实的女打工者形象呼之欲出。

  用形象说话,让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在形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便是李济超小小说的写作特点,也是其成功之处。尽管它并不是所有的小小说写作都必须遵循的一条路径,但这条路径上无疑是鲜花盛开的。

  (雪弟,现任教于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惠州学院小小说研究中心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fz/2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