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受纳转输、协调升降、温煦濡润,协同完成饮食吸收及精微输布,从而充养元气、化生气血、濡润脏腑四肢百骸,为“后天之本”,又称气血之源、升降之枢。《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元气之充足,皆有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内伤脾胃,为百病之源。

世论脾胃者,肇于《黄帝内经》,详于东垣,及至清代叶氏胃阴说及吴澄之理脾阴法,补东垣之未备,使脾胃学说日臻完善。笔者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十八字诀作为调理脾胃之准则,本文仅从“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加以阐述。观临床取法东垣温燥升提者众,文献立论气虚湿阻者多,故本文阐述详于润而略于燥,临证时尚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拘常法,灵活机变。

1润燥相合生化之源

脾胃同居中焦,五行属土,脾为阴,喜燥恶湿,以升为要,化生万物。其中脾阴者在《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释为“脾本脏的阴精”,在《中医大辞典》中释为“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唐容川云:“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张锡纯云:“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也。”可见脾阴乃脾脏之阴津,能够充养脾气,温润脾阳,是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的必须物质。

与脾相对应,胃为阳,喜润恶燥,以降为顺,受纳饮食。唐容川云:“胃……阴液尤是化谷之本。”可见胃阴是胃中固有的阴液,是腐熟水谷的物质基础,也是胃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或动力源泉。

由此可见润与燥是脾胃共同生理特性,相生相克,矛盾统一,唯有兼顾润燥,燮理阴阳,方具冲和之德。顾润燥即在强调脾胃温补升发基础上,不忘甘淡濡润,以顺脾胃生理之性。

2辨鉴润燥施治中州

脾阳、胃阳、脾阴、胃阴虽各有属性,又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然观世医,治疗脾胃病多重甘温健运,辛燥升发,忽略甘凉濡润。临证之际,当察其不足,审其有余,鉴别阴阳虚实,为施治中州之关键。

《不居集》云:“脾胃之元气虚者,多因思虑伤脾,或因劳倦伤脾。”脾阴虚大多为慢性病迁延不愈所致,故多病程长、病位深、病情重。或是反复感受外邪而引起的暑邪、燥火、温邪、湿郁化热等灼伤脾阴;或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食物,导致胃阴津液损伤,火从内化,损伤脾阴;或是医药误治,大汗、大吐、大泻等损伤脾阴,也有因手术后失血过多,夺其阴液,使阴精暗耗,伤及脾阴;或是忧思过虑、劳倦过度伤及脾阴;或是先天不足的五脏阴虚,他脏腑阴液不足及脾,脾阴损伤。

《蒲辅周医疗经验》有云:“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不居集》中云:“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乃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心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脾阴是脾脏磨谷消食,运化水谷,化生营血津液,营养肢体,濡润九窍的重要物质。若脾阴不足,中气匮乏,可表现出饮食不思,食入不化,口干思饮、饮而不多,脘闷腹胀、四肢乏力,肌肤干燥,肌肉瘦削,身时烘热,大便干结,面色苍黄,两颧潮红,舌体瘦小,舌红少苔,脉沉涩或细数。

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辛辣、燥热、煎炸、火烤食品,热积胃中,胃失濡润,导致胃阴枯竭;或吸烟饮酒过量而耗阴化热,耗伤津液,导致胃阴损伤;或外感燥邪太过、暑热汗出过多,温热病邪致使胃阴被耗;或久病致使五脏六腑阴液损耗,如肝肾之阴虚,引起胃中阴液不足,造成胃阴虚损;或中药误治使汗吐下过度,以及过量服用辛温燥烈之药物,使胃阴耗损;另外七情不遂,气机郁结,郁久化热,郁热犯胃,也可灼伤胃阴。

《不居集》有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上发热。”清代叶天士对胃阴虚的症状是这样描述的:“知饥少纳,胃阴伤也”,“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因此胃阴虚证可表现为胃失受纳腐熟,胃气失降,阴虚内热,常见口淡乏味、饥而不食,干呕作恶,口燥咽干,咳嗽声重,痰少而黏,低热心烦,胃中灼热,便燥溲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3脾胃分治燮理润燥

缪希雍有云:“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之药有益于脾也。”故脾阴虚证当治以滋养脾阴,取法甘淡濡润。前人创制不少新方,以适应临床客观之需,目前临床常用如慎柔养真汤、中和理阴汤、麦冬养营汤、六神散、甲已化土汤等,均可酌情选用。

慎柔养真汤出自明代《慎柔五书·虚损门》,为“损病六脉俱数、声嘶、口中生疮、昼夜发热无间”之脾阴虚所设,是临床上治疗脾阴虚证的有效方剂之一。原方药物组成为人参、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山药、莲子、白芍、五味子、麦冬。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太子参易人参,益气养阴,生黄芪用量宜少,防其辛热升散、耗伤脾阴,或改以五爪龙益气而不燥、养阴而不腻。

中和理阴汤出自清代吴澄所著《不居集》,主治脾阴虚损,中气虚弱,脾胃大亏,饮食短少,痰嗽失血,泄泻腹胀,由人参、燕窝、山药、扁豆、莲肉、老米成方。阴虚火泛者加海参,失血者加丹参、荷叶,热盛者加丹皮、地骨皮。

六神散出自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以四君子汤加干山药、白扁豆组成,主治小儿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发热者。临床施治时多去白术,加玉竹、乌梅。

药物如山药、茯苓、莲肉、芡实、扁豆、苡米、粳米等均为甘平濡润之品,扶脾养阴。其中山药为补阴之良药,其性平和,不似黄芪、白术之燥。《本草纲目》中有云:“山药入手足太阴,补其不足,清其虚热。”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收涩,是以能补肺肾兼补脾胃。”更创制一味薯蓣饮,重用生山药四两,取其滋阴又能利湿,滑润又能收涩之性,临床运用时可加用元参一两,甘寒与咸寒同用,取其滋阴清热之能。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有言:“慎柔和尚治阴虚劳热专用次煎。取次煎味淡,善能养脾阴也,夫淡气归胃。《内经》曾言之,淡能养脾阴之义。”因此临床运用时还需煎去头煎,服二、三煎,取其清补脾阴,甘淡滋脾之意。

胃阴虚证当治以滋养胃阴,取法甘寒养阴,辅以酸味。处方可选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叶氏养胃汤、一贯煎、连梅汤等。我在临床中喜用王氏致和汤加减化裁,取北沙参、麦冬、石斛、杷叶、石莲肉、竹叶、木瓜、甘草、陈仓米(方歌:致和沙参麦冬斛,石莲杷叶木瓜扶,竹叶陈仓甘草入,酸甘化阴胃津复。),并酌情使用绿萼梅、乌梅、花粉、玉竹、生山药等。因此证犹如炉烟已熄,灰中有火,治疗中要养阴与清热兼顾,单用养阴则邪热复炽,单用清热则阴气耗伤。

附:脾胃胜衰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

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秋冬,加桂。

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浓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

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

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加之。

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

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

中满或但腹胀者,加浓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

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

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

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

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法虽根据证加减,执方料病,不根据《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

经云∶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入则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是知升发之气不行者此也。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病患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是阴气大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则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

白术(君),人参(臣),甘草(佐),芍药(佐),黄连(使),黄(臣),桑白皮(佐)。

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诸甘温药亦可。

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黄连(君),黄柏(臣),生地黄(臣),芍药(佐),石膏(佐),知母(佐),黄芩(佐),甘草(佐)。

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

羌活(佐),防风(臣),升麻(使),柴胡(君),独活(佐),芍药(臣),甘草(臣),白术(佐),茯苓(佐),猪苓、泽泻(佐),肉桂(臣),本、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石膏、黄柏(佐),知母、滑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精神少而渴,情惨惨而不乐,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是体有余而用不足也。

人参(君),白术(佐),白芍药(佐),橘皮(臣),青皮(以破滞气),黄(臣),桂枝(佐),桔梗(引用),桑白皮(佐),甘草(诸酸之药皆可),木香(佐),槟榔、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气)。

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之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而痛,妄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

干姜(君),白术(臣),苍术(佐),附子(佐炮,少许),肉桂(佐去皮,少许),川乌头(臣),茯苓(佐),泽泻(使),猪苓(佐)。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版权,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文章内容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往期精选

中医精辟:16个大方向,句精辟短句!!!

条《伤寒论》全文背诵版,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学医必备

岁老中医的养身箴言,有病无病都看看,很有用

一望知病篇:头、面、二便、辨证精华!

每天,应该有一个﹝阅读空间﹞给自己

河南杨新梅医生?「针亦有道」有声阅读第九期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获取精彩详情

点击图片获取精彩详情

点击图片获取精彩详情

点击图片获取精彩详情

福利来啦:因为真诚,所以不同,仲圣平台用心做您的临床知音。打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fz/2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