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1

我市举办专题发布会推广应用“民情地图”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汕尾模式

1月26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民情地图”推广应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月起至3月31日,汕尾“民情地图”将在陆丰市博美镇、海丰县黄羌镇、城区凤山街道、陆河县螺溪镇、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和华侨管理区华兴办事处进行应用推广,探索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水平。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为契机,着力推动党委政府从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转变,以“民情地图”建设为重要依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着手用力,重构重塑镇村组横向三级基层治理架构,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治理体系,构建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田”字型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围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治理、经济调节”等五大职能,搭建智慧党建、民生应用、乡村振兴等九大应用场景,打造“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突出构建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从而立牢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做到“底数情况全面掌握、流程管理全面打通、职责资源全面激活、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汕尾模式。

省市合力用心绘就

“民情地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基层是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也是社会治理最前沿、第一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汕尾“民情地图”建设应用工作,在资金、技术、数据资源等方面全力给予支持。市委书记张晓强作出专门批示,要求“画好民情地图”,亲自对业务设计方案把脉定向,在市委全会上作出部署要求。市长逯峰组织召开多场专题会议,亲自把关审定业务设计、框架结构、建设路径、数据标准、技术路线以及地图展示等具体内容,并亲自推动实施;相关分管市领导多次协调,特别是试点攻坚阶段坚持每日调度,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民情地图”是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统一的数据库和工作台,规范了全市网格管理流程和表单,打通了各部门业务在基层网格的落地,汇聚了全市所有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数据,具有综合性、地图化、开放式、实用型、鲜活性的特点。它分为图层子系统、网格化子系统、善美村居三大板块,以全市“一标三实”数据采集、全市数字地图、汕尾大数据服务平台和汕尾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四项配套作为数据支撑。其中,图层子系统主要展示区域概况、人员、网格、安全和党建等“五大主题”情况;网格化子系统主要是网格员开展巡查走访、事件上报、事件受理分拨和事件处置的工作平台;善美村居主要是面向群众开放的端口,发布政府工作信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先行先试拓展应用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四个“全面”

去年9月初,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在陆河县螺溪镇、河田镇4个村(社区)和城区凤翔社区开展试点,12月中旬在陆丰市博美镇点石村、红下村开展试点推广工作,进一步拓展应用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向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人、事、地、物、组织”基层治理五大要素专题库,摸清基层治理底数,打造基层治理工作的“数据底座”。二是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民情地图”这一平台,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利用系统开展巡查走访和事件上报处置,广大群众能够通过“善美村居”参与村居事务和反映村情民意,镇街联勤指挥中心利用系统及时受理分拨事件,并对全辖区工作进行调度和督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利用系统对相关事件进行处置反馈,各级领导干部利用系统全面掌控情况并精准决策指导。三是打通了党和政府联系掌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各级领导干部能够通过手机、Pad、电脑、大屏等多种终端,随时随地查看“民情地图”,全面掌握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情动态和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广大村居民能够通过“善美村居”小程序,尤其是方便大量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快捷地了解村情、参与村务、投诉反映和建言献策,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民情地图”的建设实施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四个“全面”。一是底数情况全面掌握。以陆丰市博美镇试点二村为例,自年12月中旬正式试点应用以来,共采集两村实有人口人,实有房屋户,实有单位88间;网格员上报事件条,巡查走访记录条,工作日志条,共形成鲜活动态的网格数据条。同时,通过航拍倾斜摄影和3D建模,建立了三维数字地图,更直观、全面、具体展示了应用区域的地理信息情况。二是流程管理全面打通。以精准可视化展现保证事件上报、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切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职责资源全面激活。“民情地图”以全覆盖、全参与的整体架构设计,落实各方职责,调动全部资源。其中的图层提供数十类上百项的数据查看和功能应用,目前共收集了类73万条业务数据。四是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建立了市、县、镇三级联勤指挥中心,市、县两级联勤指挥中心主要用于基层情况和网格事件的实时展示、异常情况和预警信息的实时掌握,以及辖区大、中、小三级网格事件排名,职责部门事件处置及时率排名,高发事件分析等,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的全面、快速落实。

分批分次推进以点带面铺开

“民情地图”本月起全市推广

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民情地图”应用将以分批推进、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全面推广。本月起至3月31日,将陆丰市博美镇、海丰县黄羌镇、城区凤山街道、陆河县螺溪镇、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和华侨管理区华兴办事处列为全市第一批应用推广镇(街),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民情地图”应用推广任务。同时,在第一批镇(街)应用推广的期间,以分批分次形式,着手对各县(市、区)其他镇(街)开展应用推广业务培训。在4月1日至5月31日,转入对第一批应用推广镇(街)以外的其他镇(街)开展应用推广,并于5月底前完成全市推广工作任务。在6月1日至30日对“民情地图”应用全市推广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确保在6月底前实现全市“民情地图”应用运行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记者:钟佳韦

2

国家发改委:就地过年政策各地不能层层加码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希望大家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针对就地过年群众增加的新情况,要加强生活保障。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假日期间线上线下多种文化体育活动和旅游的需要。

鼓励和引导企业以适当方式稳岗留工,保障就地过年农民工基本生活和工资休假权益,春节期间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就地过年,也要有岗位、有保障。将鼓励引导企业结合生产需要和劳动者的意愿,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切实保障好就地过年务工人员的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指导用人单位稳定劳动关系,不裁员、少裁员。力争以政策促进企业以岗留工、以薪留工。

为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更好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上已经明确提出,要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和限量、预约、错峰的前提下,要保障公共空间开放时间和旅游产品供给等。

就地过年要有温度、“有年味”,将指导各地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鼓励各地方、各企业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以及就地过年的民众,推出年货礼包、留岗红包等多种多样的“送温暖”活动,增强疫情期间老百姓过年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

编辑:三七

运营:远航

常年法律顾问

广东品盛律师事务所

汕尾城市在线网所发内容均来自网络、网友爆料及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xw/1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