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那还是你
上一次过大年回农村,还是15年前的事了。总是惦念着要过年回去看看,拜拜祖先什么的。于是动了驱车回家的念头。紧赶慢赶还是在小年夜晚上才回到了农村老家。想着把见闻整理一下,要写点什么吧。就信手随篇了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坟头 下了县城,走县道穿过住宅相对密集的小镇子,就算是到了农村了。回到县城已是晚上8点后了,沿着沱江的河堤公路一路往前,总是能看到不远处有一小片一小片的荧荧之光,那些并不是来自家里的电灯照明。在一个进村的拐弯路口,终于看清,那些荧荧之光都是来自坟头!我并没有说出来,我知道她比我更怕。 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家里的习俗是从这一天开始过年的(严格来说是腊月二十三晚送灶神开始),而这一天要给祖先们的坟头“送亮”,只是现在“技术水平”提高了,以前“送亮”是燃蜡烛而已。而这一次回家明显感觉到坟头比人要多,比房子还要多。随着改革开放,从第一代出走打工的人算起来已经过去20-30年了。从那时候开始就要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小孩,直到今年,我才猛然发现,留着村里的老人,已经是死去的比活着的多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凄凉。 第一代打工者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年纪较长已经接近60岁了,年纪最小的也快逼近50了,这一批人勤劳节俭读书少,他们的前半生都在农村里生活、劳作,熟悉水田旱地的一切操作程序,他们通过勤劳节俭在广东赚了些钱,就回家修缮了房舍,盖起了楼房。与80年这一代人上学就已经在外地不同,他们心里的根一直在农村。虽然如此,第一代打工者并没有打算现在就回来安家,在城里60岁的老人家依然有不少好工作,比如小区清洁工,餐厅洗碗工等等。而这些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依然可以很好的胜利并且赚得比农村更轻松。而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家,70岁的还只能自称为年青人,因为80岁的人大有人在。 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一点的人愿意种田了。而外出的人也把自己名下的田地转包给留守在村里没有外出的青壮劳力。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就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而是搞起稻田养殖,比如养龙虾什么的。有些水田也并成为旱地,种油茶或搞大棚之类的,反正什么来钱多,轻松就搞什么。1.8亿亩耕地红线已经被绕着弯攻破了。待第一批打工者老了回家后,会继续农村的香火,但坟头多于人头的现象并不会因此消失,虽村落还不至消失,那再一代的人还会回来吗?也许80后是最后一批见证春耕秋收那种热闹的农忙场面的人了。 人口大量减少,自然村的合并。在回家之前,我并不知道我们村已经和临近的两个村合并了。当我知道的时候,也并不惊呀,说起来只是有点心酸而已。其实早些年就听初中同学在群里叨叨,我们初中学校已经变成了敬老院了。在更早一些时候,我就知道我们村的小学已经不再开学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外出务工洪流及计划生育对新生人口的压制,对农村人口的增长是致命的打击。这是好是坏我并不想去分辨,那些斑驳在墙上的计划生育的标语见证了这30几年来村里人的风风雨雨。 在自然村合并之前,是村属小学的消失,然后更多临近的村里的小孩到某一个完小就读。然后初中开始消失,一个镇只有一属初中。然后高中也开始减少。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县至少有4所高中,现在还有多少就不想去统计了。 老师、教育和房产。在一次偶然的串门中,见到了小学的老师,已年过花甲,现在仍然坚守在教育的一线,在我们那几个村小学的教导主住,同时也是我们发小的小孩的班主任,对于书本上的这些个知识,教导培育倒不是什么问题,但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要求他们能帮助孩子打开眼界,认知新鲜事物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建议发小想办法找关系将小孩转到县城去接受教育,那里并不能有多先进,至少不至于太落后。 说起来,我另一个发小的思想相对较为进步了,他早早就通过关系把小孩搞到县城里去读书了。第一代的打工仔普遍认为不读书(初中勉强读完)也能赚到钱,他们要么在工厂打着一份工,要么自己开个小餐馆等,总之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学问和知识就可以赚到同样的人民币。是故他们对教育也是相当莫视的,他们延续着老一辈的教育观念,简单粗暴,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自己的任务是赚钱给钱就行,他们分不清农村上学和县城上学的区别,搞不清农村出大学生的比例和城里的差异,总是认为天赋决定一切等。那些进步的发小认为,读书也许改变不了一切,但不读书就一切都改变不了。至少多交几个城里的朋友,也是赚的。 他专门挑了个日子请学校的老师们吃了饭,还挨个送了些礼。他儿子在班上当上了副班长。在这些以人情为重的社会里,许多事情并不是按大城市的逻辑在运转的。我初中同学成为他儿子的班主任,我高中语文老师成为他儿子的校长。我和他们聊不来打牌的事,就主动谈起了教育和房子的事情。我建议在未来要在县城生活的人,可以多买房。我觉得年可能翻一倍(酒后狂言)。当然这也是引起大家注意的一种手法。我例举了六大理由: 县城现在均价左右,市中心电梯房上以上了,但县郊一点的地方还有多的选,县建成区真的不大。同样,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的房价却将破万。7-是很普遍的情况。去库存任务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就是县城去库存了。过去是怎么去的库存大家都知道了。不涨价去不了。返乡置业有两种选择,一是回到农村盖楼房,大概30几万搞得定。二是到县城买房子,加装修家电一起50万左右也可搞定。这两种选择都大有人在。因为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压制,返乡置业的人还会更多一些,而且3-的价格对于他们而言,算是很便宜(一个月工资可以买一平方吧)教育。想安排小孩到城里接受教育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虽然不是房产定学校的地方,但对于没有关系,又不想把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人来说,买房就有书读,难道不是最合理的选择吗?棚户区改造仍然在进行中,我去过好些个县城,发现县城是没有地下停车场的。或者除了新修的房子以外基本都是没有的,加上原来的道路窄小,车辆的增加,县城的堵并不比大城市小多少,也许只有生在县城的人懂。棚户区的货币化安置将带来强有力的购买人群。就我们县城而言,10几年前最火地带的商业区都全部拆了重建,就不要说棚户区了。住宅优化。很多县镇的房子最早并不是有小区物业这样的,而是一排一排的房子,集中在一起并形成了市集。哪怕是在5年前,我们县城都很少有小区这样的物业形式。那种一排一排的新房子下面,通常是垃圾成堆,绿化全无,安全感什么的更是没得谈了。而这几年小区这种更优化的住宅形式已经是更受欢迎了。当然这样的小区也是更贵的。 我的老师们只问我一个问题:我买不买。我说我不买,因为我又不会在县里住。而且一个县级市,看到的最高楼都是住宅,那未来有多大希望,我也是说不清的。 约牌和赌局。如果你回到老家,没有经历或听过看到一两场牌局,那大概你是回了个假老家。过年回来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这些人从村东头逛到村西头,八成以上都是在凑局约牌的。回家过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桌子上渡过的。因为我不会打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听老人家聊天,及和他们聊天。 我有初中同学也就是现在我发小儿子的班主任,闲暇之时开了个棋牌室,腿不足时总要亲自上阵战斗一翻,我和他的同学聚会,他基本都在牌桌上进行的。在这里我见到我的小学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和高中老师。打牌是县城人民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对谈什么项目,做什么生意兴趣也是挺大的。不过一来知道县里做生意要靠关系,二来也确实不如打麻将好玩。我在村里的时候,大部分70岁以下的人,也都是牌桌上居多。70岁以上的人并不是不打牌,而是不敢打那么大。而且现在代和高科技在这方面,倒是全国同步的。网络游戏,网络麻将,王者荣耀在这里一点都不落后。 未来,未来在哪里。最具人性的力量也是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给予希望。强大的希望给人以力量,以坚强的姿态对抗未知的风险;强大的希望给人以力量,足够抚平伤痛,鼓舞人们继续前行。从粮油票的时代改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予我们上一辈人希望的动力所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实行责任制初期的一代人,当时基本都是三十几、四十几岁,到如今,都已经是七十开外的人了。这一代人,早期经历了大集体时代,辛苦操劳还无所获,半饥半饱的过日子,子女众多,更是艰难度日,后期经历了改革与分田到户的责任制,感觉自己的劳动回报很直接,很有保障,就胼手砥足,起早贪黑,为自己的那个富裕梦想而竭尽全力,所以,这一代人是最辛苦、勤劳的一代人。 与之期望相同的,可能是取消农业税了吧。但并没有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给予人们强大的信心。现在形式上的乡村,其真正的衰败,始城市化的巨大威力,到今天才显露无遗,今日的乡村,才真正衰败而需要重构。几千年流转下来的井田制格局依然横亘南方的农村大地上,与北方成片的麦田不同的是,南方的水田分割成了较小的一块一块,田与田之间有小沟渠间隔,每一个生产队都有当时建好的“围沟”,供一个生产队叫浇灌之用。这种生产模式下的田地分割不利于大型机械工作。而大量流失的青壮劳力和不愿意种田的心态则是直接导致田地退化的原因。 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幸福感并不强烈,尤其是展望未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多是不确定的阴霾。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不会种地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没有人知道新形式将是怎么样的,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需要多久才会出现,没人可以预测。农村人基本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认知。于是这种看似充满希望的朝气的新农村,倒是处处显出暮气沉沉,一座座新坟的出现,直观见证了一代人成为过去,他们在此劳碌了一辈子,最终发现后继无人,自己辛勤开垦出来的田地,正被繁茂的树木逐渐吞噬,他们心中的理想家园,不再是后辈们眷顾的处所,甚至有的坟头,也难得有人来烧一柱香了。 现在国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农村土地改革,希望能将中国农村建设真正推向现代化农业的新阶段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jj/22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汕尾城区发现1名初筛阳性,轨迹涉及大排档
- 下一篇文章: 是时候,给挤在这里的投机者一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