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disease/a_5500294.html

汕尾老字号

每个地方都有地标,甚至个别城市都在“刻意”地打造地标,比如厦门“鼓浪屿”、广州“小蛮腰”、深圳“赛格”、上海“东方明珠”等。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前些年竟有城市争夺“潘金莲”、“西门庆”和“武大郎”的故居归属。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讲故事”,这是典型的“互联网+”,唯有故事才有无限的可能。一家上市的公司最喜欢的就是“玩概念”、“讲故事”,苹果手机的缔造者乔布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产品要好,故事更要讲得好。

近期,第一批“汕尾老字号”出炉,老德头、海珍酒楼、穗香食品、根德电器等14个商标、商号或品牌已被认定,并且接受公众的监督,可是汕尾人承认还不够,必须会“讲故事”,做到“互联网+”才行。

“互联网+”赋能“汕尾老字号”

为什么要认定“汕尾老字号”?答案呼之欲出,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首先,企业有知名度,一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知名度,可以方便融资等;然后,当地引流,发展旅游和吸引消费等;最后,就是增加汕尾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仅仅官方认定“汕尾老字号”是不够的,必须要“讲故事”,要像一个明星一样打造“人设”,凸显背后的价值观,而且必须长期输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裂变”效应,“互联网+”赋能“汕尾老字号”。

那么,问题是要怎么做?不妨借用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的话。

积累互联网资产

雷军在上电视节目的时候表示,他一直在逼迫创业者想个好名字,而且抢注对应的网站域名、商标、拼音商标等,这是一个伟大品牌不可或缺的,如果拿不到域名,雷军会放弃。一个名字以及对应网址等,是一个品牌在互联网上的无形资产,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那么,第一批“汕尾老字号”是否争夺到相应的互联网资产呢?比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weizx.com/swbk/22241.html